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中國古代建築 >> 中國古建築抗災之迷

中國古建築抗災之迷

日期:2016/12/15 1:21:32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

我國的古建築有很多難解之迷,特別是在抗災性能上令現代科學家歎為觀止。


  天津市薊縣有一座獨樂寺,其中的觀音閣柱子是一截一截疊起來的。清康熙年間曾發生一次8級地震。1976年又發生唐山大地震。這兩次地震使許多建築毀於一旦,而這座觀音閣卻安然無恙。


      浙江寧波市洪塘鎮北的保國寺,歷經千年風雨,經受多次台風襲擊和地震考驗,迄今巋然不動。更為奇妙的是,它不為蟲蛀,不為鳥宿,連蒼蠅、蜘蛛都不光顧,實為古代建築的珍品。


      50多年前,山西省靈丘一帶曾發生一場震中裂度為九度的地震,各種建築物傾刻倒塌,唯有位於應縣震區高達67公尺的佛宮寺釋迦塔絲毫無損。前幾年,應縣一帶發生5──6級地震。1998年張家口地震又波及應縣,釋迦塔仍象沒事兒似的。1926年,山西軍閥混戰,約有200發炮彈擊中了它,仍然沒有損傷它。更為神奇的是這個木塔在避雷防火方面深不可測。歷史上的好多木塔曾毀於雷擊,葬身火海,而 應縣木塔卻經受住了無數次特大雷擊,沒有對它造成任何損害。如果是其它木質建築,早就化成灰燼了。


  更令人不可思議的是,從公元1487年到1721年,由於多次地震,西安小雁塔有過“三裂三合”的神奇經歷。第 一次明成化末年,長安地震,土裂尺許。正德末年,地再震, 塔卻一夕如故。第二次是明嘉靖乙卯年地震,塔裂為二,癸卯年復震,塔合無痕。第三次是清康熙辛未年震,塔又裂,辛丑年復合。史料所記載的這6次地震中,有幾次是破壞性極強的。如1555年關中8級大地震,死亡83萬人,波及19個省,曾出現山崩地裂 ,城鎮陷落的慘劇,唯有位於地震區的小雁塔屹立不倒,令人百思不解。


      中國古建築神奇的抗災功能,不但引起了中國科學家的興趣,也一直是全球考古學家和建築學家關注的焦點。遺憾的是雖然研究者們提出了種種假說,如建築結構說,地質結構說,地理環境說等等,但均是一家之言,至今沒有定論。還有待學者專家們進一步破譯。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