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中國古代建築 >> 堅決保護古建築 當代建築創造民族特色

堅決保護古建築 當代建築創造民族特色

日期:2016/12/15 1:21:32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

建築改變中國系列論壇 古建築的傳承與創新主題論壇在搜狐網絡大廈大演播室舉行,以為下特邀嘉賓中國藝術研究院建築藝術研究所副所長 王明賢先生的精彩發言:


【主持人】:王所長給我們聊一聊對於傳統建築保護的看法。

【王明賢】:首先我對於梁林故居被拆除的這個新聞感覺很震驚。因為梁思成先生是中國建築的先驅。居然把他的建築都拆了,這有一種象征意義。所有梁思成的故居應該是營造學社時候的故居,因為梁先生和林先生,回國以後先到東北大學創辦建築系。之後營造水社,單先生是梁先生高知,我在這裡班門弄斧。三十年代他們在北總布胡同的那個故居,雖然時間很短,但是很有意義。梁先生和林先生在研究中國古建築,調研中國的古建築。從文化史的角度來講,他們的那個故居是中國當時著名的文化人都到他們的故所去。是中國二十世紀的中國文化的巅峰,三十年代的文學、藝術、建築研究都是一個高峰。在這個客廳裡面研究了很多故事。但是現在說它是太太的客廳,好象林徽因先生不同意。實際上是謝冰心新寫了一個太太的客廳,林先生看了以後不太高興,所以兩個人不怎麼來往。但是我沒有想過,林先生和梁先生居住過的地方。它本身就是一個四合院,具有建築研究的價值,現在把它拆除了,我很意外。但是我又不意外,因為這是中國六十年來我們對老北京城、對古建築態度決定的。1949年當時梁思成先生看到北京現代化建設,他就給中央遞了一份建議,關於中央人民政府中心位置的建立,就強調要保護北京舊城,另辟新區。但是很遺憾的,最後梁思成先生的方案被否定掉了。所以現在北京在老城區裡蓋大量新的建築,新舊建築混雜,進退兩難。北京城市現在面臨很大的困難,就是因為沒有采用梁思成方案。第二,北京大量的拆北京的城牆,五十年代就拆的差不多了。而且在五十年代中間還有批判梁思成先生大屋頂的運動,在建築學報上,甚至還在一系列的報紙上都批評梁思成先生。所以我覺得這個批評梁思成先生的時候,也是等於中國現代文化史上的一個冤案。我們從五十年代回憶下來,對中國的知識分子帶來打擊。接下來胡風案,一個文化人變成一個反革命集團,牽涉到幾千個知識分子。這跟包括批評梁思成先生的大屋頂,這都是中國現代文化史上的四大冤案,這對中國的知識分子造成打擊,對中國的知識分子造成很大的影響。我們的建築師、知識分子應該從文化的高度來認識這個問題。

【主持人】:但是同時在我們現代的建築設計中,怎麼能將古建築的優秀傳統用到現代建築中?

【王明賢】:所以我們前面搞了全國十大丑陋建築評選。評北京的摩根大廈,現在改為盤古大觀,現在評為第一名,還有福祿壽,還有大銅錢。中國的現代建築現在確實很成問題,因為中國現代建築的水平確實很低,我們跟日本比較,日本現代建築這五十年或者三十年的發展是非常快的。基本日本的現代建築在國際上都屬於一流的。我們看到有幾十個建築師在世界上都算是大師。他們除了學習西方的現代建築以外,他們對日本的傳統建築、東方得傳統建築有研究。他們看起來雖然是現代建築,但是他們有日本和東方的建築的特點。我們中國的現代建築目前總的還是讓人很失望,就是剛才馬先生說的那三種狀況。下一步中國建築如何從傳統建築中吸取營養,這是一個很大的課題。但是這裡面也有問題,不是把過去建築照搬照抄,因為現在的城市生活和過去不一樣,所以中國現代建築就面臨著非常大的問題。他們在北京和中國做的東西,他做出來沒有辦法跟中國和北京的城市聯系起來,他就好象一個忽然的天外來客,像一個迪斯尼的樂園,而不是真正北京生長出來的現代建築。下一步應該是中國的建築師和世界的建築師攜手起來研究。但是這又要從城市規劃的角度來看。一個城市要形成它的文化,保護老北京城,並不是一個單純的,所以要從城市規劃角度考慮。首先要保護核心建築、歷史建築。一些建築跟城市的傳統文化最靠近,就是把大量的古建築都拆了,蓋大批不倫不類的新建築,把這個城市給破壞了。現在怎麼樣從城市規劃角度保護這些古建築。就像剛才馬先生講的,屬於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要重點保護,甚至是北京市的文物建設保護。是不是還有一匹一些老的建築,現在有的要拆,有的不拆,我們能不能做一個研究,至少不能隨便拆。要是這些專家跟媒體給它保護起來。比如說把北京做一個普查,哪些建築需要保護,哪些建築是有可能不一定留下來的,我們做一個研究,在這個情況下,可能我們的老北京還保護得住。北京作為一個世界少有的歷史文化名城,生存理念就在這一代人手裡。可能我們這一代人就把老北京城毀掉了,也可能保留下來。關鍵時刻,媒體和專家共同一起來工作。

【主持人】:剛才前面兩位都提到現代建築和古代建築、甚至城市規劃的問題。您對古建築和現代城市的建設,他肯定是會有一些沖突的。您對目前的情況怎麼看?

【王明賢】:我一方面同意他們意見,一方面又不同意。單先生說的虛擬建築,作為研究者,應該從建築歷史,而不是從文化上保護和研究。陳艷青先生在上世紀三十年代說過一句話,因為當時中國正是民族危亡的關頭,他說國可以亡,但是史不能斷。我們對歷史的研究不能斷,只有這種精神才能使中國建築發展。所以我們現在要做大量的研究,從歷史的角度。我們不能再退了。如果都是虛擬建築,我們城市的古建築要堅決保護,不能退,你一退他們就拆了。

【王明賢】:1963年北京規劃局曾想要把整個故宮拆掉,蓋成現代辦公大樓的方案。那個時候如果我們退了,整個北京城就蓋成了曼哈頓。馬先生說中國建築發展方針我覺得也很重要。我還是覺得強調,一定要堅決保護那些古建築,因為這些如果你拆完了,你就沒有安身立命的地方。如果作為中國現代建築發展,一方面對中國現代。但是對大量的住宅可能他還不可能太強調它的民族形式,所以還是從現代生活來考慮。在另外一部分的重要創作,強調它的現代民族形式和民族意義。

【主持人】:就像開發商蓋房子似的,歐陸風的就是國人買的比較多,外國人買的比較多的就是中式的。

【王明賢】:現在北京市的四合院越來越少了,現在又開始多了。我有一個朋友他在美術館附近買了一個兩進院的四合院。小的人敢要。有一個藝術家,他在大雜院裡只有20多平米,他現在改造成室內設計很舒服,小的也可以很好。有條件的就買獨門獨戶的,他也會對那個有興趣,要去了解。老百姓住在大雜院,這20平米,我改造成舒服的住宅。我建議你們去把這些了解一下,然後介紹一下。

【王明賢】:對城市裡的古建築要堅決的保護,當代建築一定要創造出我們民族的特色來。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