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代建築名稱 >> 朝陽宮裡觀古鑒今,看百態人生

朝陽宮裡觀古鑒今,看百態人生

日期:2016/12/15 0:08:13      編輯:古代建築名稱


    無論是鳳凰城門上的城樓,沱江邊的吊腳樓,巷堂間的祠堂廟宇,還是石板街兩側
的商鋪;不管是老百姓簡樸的木屋,還是華貴的富家宅院,無不流露著歷史文化名城的
韻味,只為這些耐人尋味的建築,在小城細嚼慢品住上十余天也值得。朝陽宮位於古城
北西側的西門坡,原名陳家祠堂,是湘西古建築的精華。這座在公元1915年由鄉紳捐資
興建、後又由陳渠珍等人擴建的院落,雕梁畫棟,匠藝精細,造型別致,堪稱古城宗廟
建築的一絕。
    走在文星街上可感覺到安靜而濃重的生活氣息,背著書包的小學生、門口曬太陽的
老人或是背著背簍中熟睡小孩子的婦人,不時從身旁擦肩而過,在空氣中聳鼻子聞一聞,
這大約就是湘西的味道了。到了朝陽宮紫紅色的磚牆門樓內,你會被大門兩旁镌著的一
幅對聯吸引:“瑞鳥起蓬篙翼搏雲天高萬裡,嘉賓莅邊隅眼看樓台總多情”。進人門內,
從戲台下穿過,回首便能看見木樓式的古戲台,台上兩側廊柱上懸掛著一副對聯:“數尺地點可家
可國可天下,千秋人物有賢有愚有神仙”,中間題曰:“觀古鑒今”。這副寓意深刻的楹聯所寓含
的意味不知是否就是陳渠珍在他的《艽野塵夢》所要極力表達的呢?

    祠堂正面是一棟三間木結構正殿,兩邊次間有花格通風木窗。正殿左右兩側各建有包廂,上層
的雕花木柵欄包廂是為方便達官貴人看戲用的。只是當年顯赫一時的一代袅雄“湘西王”,還有舊
時的那些鄉紳闊佬們,喜歡的是什麼題材的戲劇,是陽春白雪還是下裡巴人就不得而知了。
    沈從文老先生在1982年最後一次返鄉時,曾在這裡請了老戲班在台上演出古老的傩堂戲,全
場皆由當地農民扮唱,老先生回憶往事間,不禁激動得淚流滿面。不知他是想到了宿命的無奈和善
良生命的脆弱,還是眼前浮現出了兒時樸素與單純的美好。現今悲怆的樂章已不再被續寫,但古城
裡喜歡聽戲的老年人在每個周末依然把這裡當成最愛的娛樂場。



到達:
順著文化廣場北部游人稀少的文星街一直北行,就可以看到朝陽宮了。
繼續游覽:
穿過濕漉漉的巷子,走不多遠,便是位於北邊街的楊家祠堂了。

旅游手記:
“湘西王”陳渠珍的舊宅在西門坡,如今這裡已成為鳳凰法院的辦公場所了,當年榮華顯貴的大小數十間房屋以及賞景極佳的亭台樓閣,都已隨歷史變遷而不復存在,但現在僅存一棵桂花樹,每到秋高氣爽時卻散發著芬芳。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