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中國古代建築 >> 城磚上零零星星的文字代表了什麼

城磚上零零星星的文字代表了什麼

日期:2016/12/15 1:21:26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

有八百五十多年建城史的古都北京,處處能夠看到歷朝歷代的文物遺存,建築物是很大的一部分。不少建築物的磚瓦上有零星的文字,若隱若現,提醒人們它們的存在,顯得非常神秘。其中,又以明、清兩代為多。
  故宮太和殿的漢白玉欄桿下面是大磚砌就的基座,其中一塊磚的一端钤有楷書陽文“圓明園”的豎戳,帶有雙邊框。無獨有偶,北海公園東牆外的北海夾道牆上也有幾塊帶字的城磚,其中一塊磚上字跡最為清晰,也钤著“圓明園”三字。圓明園的用磚為何出現在故宮、北海呢?不得而知。如今,人們在圓明園遺址的展館中能夠看到钤有“圓明園”三字的完整城磚,可能是毀掉的圓明園的城磚後來用於皇城的修補吧。天壇公園的圍牆上也有不少帶字的城磚,可惜字跡大多模糊不清了,有一塊城磚的長側面,钤有陰文豎戳:嘉靖伍年臨清廠精造窯戶陳仁。地安門內大街的一段皇城牆經過改造,敞露出來,有的城磚的短側端钤有陽文豎戳:細泥停城磚。有一塊城磚的印文是:通和窯細泥停城磚。還有的城磚上印有“寶豐窯記”、“榮升窯”。先農壇東牆外側面裸露的城磚上有的城磚的短側端有陽文印跡:乾隆三年。

  除了皇家建築物的城磚有文字外,一些寺廟、王府、格格府,甚至糧倉的用磚上也有文字。慶王府的圍牆牆磚型號比城磚小一號,側面印陽文:天立大新窯樣磚。乾隆四女兒的和嘉公主府,後來的京師大學堂的外牆牆磚上印有小戳:新興窯記、德興窯記等。北新倉、南新倉的倉壁由大城磚砌成,既有明代城磚,也有清代城磚,較清晰的印文有陽文:“寶豐窯記”的繁體漢字。廣化寺的一座大殿的山牆由大磚砌成,城磚的一端钤有陽文:細泥停澄泥。

  這些城磚上零零星星的文字代表了什麼?又為什麼要印制上去呢?


明代一朝,法律森嚴。城磚作為戰略物資,備受重視。城磚的質量好壞關系到城池的安危,責任重大。城磚的生產窯廠除了皇家信得過的幾家之外,其余窯廠出品的城磚定要钤上印跡,標明年代、地址、窯廠名稱、窯戶姓名及工匠姓名,以便追溯有據。明代早期的印戳位於城磚的長側面,戳記無邊框,為較深的陰文楷書。如南京城城磚的印跡:洪武□年□月。北京城城磚可見成化十七年、正德十一年等,印跡亦無邊框。嘉靖年間的城磚,印跡也在磚的長側面,只是戳子加了邊框,有單邊框、雙邊框之分。有的磚上甚至有印戳多個,如“嘉靖伍年臨廠精造”(大字),“窯戶張宗”(小字)。同為一長方形豎戳,下面另有一小長方形豎戳:“匠人□德”。印文為隸書陰文。同一時期的城磚印文也有陽文楷書,如:嘉靖十八年秋季窯戶史□造。

  清代城磚只有部分磚有印跡,也有邊框,為小長方形,印文在磚的短側面。大多只有年代或窯廠名稱,沒有窯戶姓名、沒有匠人姓名。如:“乾隆三年”、“寶豐窯記”、“榮生窯”。也有的磚標明城磚用料及工藝性質,有的還加上窯廠名稱,如:“細泥停城磚”、“細泥亭澄泥”、“通和窯細泥停城磚”。印文均為楷書陽文。有的城磚上的文字還好像是特為某處訂制,如“圓明園”等。有的是標明磚的用途,如“停滾磚”。總之,清代城磚上的文字追查責任的功能好像不很突出了,印文更像是商品的標簽和廣告。

  如今,我們所能見到的帶文字的城磚清代的更多一些,明代的不是被包裹的大牆的內部便是身在皇家園林之中,那些破損的明代城磚被清磚替代下來後多半賣給了市民,流散於民間。北京城危房改造的過程中經常可以看到普通的民居的牆中砌有明代城磚,雖然破損得沒有稜角,且不完整,但是它們仍然頑強地存在著。遺憾的是,隨著渣土車一車車將它們拉走、填埋,我們見到它們的機會將越來越少了。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