阊門北碼頭古城牆基將拓寬
日期:2016/12/15 1:21:45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正在保護修繕的阊門北碼頭古城牆,近日在中段發現幾十米舊牆基礎,其寬度比設計寬度寬半米左右。根據修舊如舊的原則,這段城牆將調整設計方案、按舊牆基礎進行修繕,從而變得更“豐滿”。
修繕前,阊門北碼頭段古城牆被分割成四段,上面雜草叢生、荒蕪破舊,有的還被房子侵占,牆體表面的條石、磚塊也缺了不少。自去年9月20日我市啟動古城牆保護修繕工程以來,這段古城牆的修繕工程快速推進。到上個月為止,總長230米的南面兩段已經完工。
最近,隨著施工條件的成熟,北碼頭段古城牆修繕工程開始向北推進。施工中,工人們意外在中段挖出了一段50多米長的舊牆基礎。這些基礎殘留部分高出地表約3米,封砌的石頭一直向下深入到地下約1米處。施工人員介紹,這些基礎原先被建築物或泥土等遮擋;有的雖然露出石塊,但石塊之間填塞著混凝土,看起來像是新砌的,所以動工前舊牆址線位無法得到確認,設計圖只能依據1935年時的古城牆址線進行規劃設計。
發現這段城牆的基礎後,市文物部門立即進行了實地踏勘,最後認定,這一基礎就是舊牆基礎,部分石塊之間填塞的混凝土,只是占用城牆基礎的建房者加固地基時填進去的,並沒有扒除城牆。
跟原先的設計圖相比,此次發現的舊牆基礎一般要寬半米左右。本著尊重歷史、尊重原貌、修舊如舊的原則,市文物部門和建設單位市城投公司等進行了溝通,決定對原先的修繕方案進行微調,按實際發現的舊牆基礎線位進行修繕,從而讓歷史信息更好地展示出來。
有關人員告訴記者,北碼頭段城牆保護修繕工程總長465米,修復後的城牆底寬12米、頂寬9米,底部條石高2.3米,總高從5米多到7米不等。整個工程分新建和修復兩部分,其中新建109.52米,修復355.48米,修復部分的施工原則是保護並保留城牆原形制、原結構,盡可能采用原材料、原工藝。包括西立面及局部東立面的北碼頭段古城牆一期工程,將力爭於9月底前初步建成。與此同時,平門段、相門段古城牆保護修繕工程也在加快推進中。
蘇州古城牆原先長約15公裡,不僅宏偉壯麗,而且創造了“亞”字形的平面布局和每門辟水陸兩座城門的獨特結構。歷史上,這些古城牆雖多次遭到破壞,但不久之後都被修復重建。如今,蘇州還保留有三分之一的古城牆(其中七成為遺址),並自“文革”後就開始了對古城牆的保護和修復。如今,胥門、金門、阊門及部分城牆已被列為省、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並劃定了保護范圍。出於更好保護歷史文化、整治環境等的考慮,去年9月20日,我市又啟動了阊門北碼頭段、平門段、相門段古城牆保護修繕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