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中國古代建築 >> 曾被人們稱為“小上海”——新市古鎮

曾被人們稱為“小上海”——新市古鎮

日期:2016/12/14 10:40:08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

  
 

  新市古鎮位於杭嘉湖平原腹地,德清、桐鄉、余杭、湖州市區交界處,京杭大運河畔,為江南水鄉古鎮群中風貌保存較為完整、風俗民情富有特色的一個典型代表。是德清縣的經濟、文化重鎮。新市古鎮因水而生,因水而發展。在以舟楫為重要交通工具的時代裡,四鄉的物資到這裡集散,使得這裡人丁興旺、商賈四集,形成了繁榮的街市。一條與京杭大運河直接相通的市河環鎮而流,其中1500余米市河河段上古老的明清河埠頭、駁岸保存完好,花樣繁多的拴纜石堪稱江南一絕。古鎮被市河分隔成18個區塊,而千姿百態的古橋又將古鎮聯成一片,在清代曾有橋梁72座,然而從晚清至二十世紀七十年代,相當數量的橋梁被拆除,市河填塞,至今保存有古橋11座,有駕仙橋、會仙橋、望仙橋、廣福橋、太平橋、龍帶橋等,大多始建於宋朝前。

  鎮區內明清建築鱗次栉比,街巷逶迤,家家臨水,戶戶通舟。形成江南水鄉古鎮獨特的“小橋、流水、人家”的“水鄉澤國”自然景觀和“店宅合一”的商貿特征。

  水巷和街巷是新市古鎮整個空間系統的骨架。水巷既是作為水上交通的要道,是城鎮與四鄰農村、城市聯系的紐帶,是貨物運輸的主要通道,也是人們日常生活的主要場所。街市則是富庶和繁盛的表現,在主要街市兩側,商店毗鄰,貨物滿目,人流來往,很是繁華。由於是步行的交通體系,因而街市的尺度便顯得狹窄而隨意,更兼兩側的店鋪常常將活動領域擴展到街道上,使整個街市熱鬧祥和。水路與陸路決定舟行與步行兩種交通方式,互不干擾,而這兩種交通方式的交匯點便是地處水陸交叉處,是貨物集散交易的地方,因而往往也是人們活動密度最高的地方。

  新市的古宅是新市一道古老的風景線,清代以前的古建築總面積10582平方米。風格獨特的走馬樓,工藝精湛的磚雕門樓,飛檐翹角的屋脊,充滿著濃郁水鄉古鎮之韻味。新市的名門望族很多,粉牆黛瓦風味獨特的老宅於今保存的有數十處,其中數俞吉祥、方伯第、愛敬堂、錢宅較有特色;新市的街道與街道之中,有弄堂貫穿,現有36條弄,弄內宅第優美典雅,古色古香,每條巷弄都有一個古老的故事,電影《林家鋪子》、《蠶花姑娘》中都留下了新市古弄和古橋的畫面,一派水鄉的原汁風味。

  新市自古就是一個商業重鎮,故明代嘉靖《德清縣志》評宋明時新市有“琳宮梵字之壯,繭絲粟米之盛”之譽,實亦無愧於此。至明,居民日益增多,商業日趨繁榮。至民國,抗戰爆發之初,滬、杭、嘉、湖等地市民來新市避難,經商者大增,時有工商企業550家,職工3128人。市場之繁榮,為當時杭嘉湖一帶所罕見,曾被人們稱為“小上海”。

  新市從東晉至晚清的千余年,佛教道教文化相當興旺,先後建成的寺廟庵堂達30余座,有永靈廟、覺海禅寺、劉王廟、三德禅寺等,現覺海禅寺,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新市古鎮曾是電影蠶花姑娘,林家鋪子的拍攝基地。

  新市名人輩出,出生在這裡的有東晉鎮國大將軍朱泗,南宋參知政事吳淵,狀元左右丞相吳潛,明朝江西布政使胡爾慥,刑部主事詩人陳霆,著名太醫邱圭,清代大畫家沈铨,書畫家文學家沈赤然,近代神學家趙紫宸,辛亥革命老人俞寰澄,科學家一級教授鐘兆琳,著名女翻譯家趙蘿蕤等,他們聲譽卓著,為新市贏得了光彩。歷代前往新市游歷的文人墨客非常多,詩人黃庭堅、楊萬裡及文學家朱熹等都在新市留下了流傳千年的篇章。

  新市1998年被列為浙江省小城鎮綜合改革試點鎮。2001年被列為省級中心鎮和德清縣副中心城鎮,並被評為浙江省文明衛生城鎮。2006年被命名為省級歷史文化名鎮。

  新市文史館

  位於新市鎮西河口神駕潭,原德源當舊址,記錄了新市建鎮至今1700多年的歷史,函蓋了古鎮風貌 古鎮石橋 歷代書畫 民俗文化 人文歷史等多方面的古鎮資料,介紹了古鎮千百年來的滄桑變化,回憶了新市的輝煌過去,展現了古鎮的魅力所在。是我們了解和認知新市的一個窗口。

  新市“仙潭民間藝術館”

  位於古鎮新市鎮中心司前街16號,面積約200平方米。整個建築由原炮仗弄的“沈廳”整體搬遷至此。

  藝術館一樓主要藝術地再現“新市蠶花廟會”和“新市羊肉黃酒節”二大民間節慶活動的場面。二樓分設六個小展廳,展示當地民間藝人及群眾性的文化、體育藝術活動的蓬勃發展。藝人作品通過書畫、攝影、皮貼、竹雕、金石、編織及彩蛋畫、瓷版畫、卵石畫、宣傳漫畫,還有文學藝術、提月藝術等等。內容豐富多彩,充分展示了新市民間文化藝術之廣泛與精湛,反映了古鎮的深厚文化底蘊。

  江南千古一絕 新市蠶花廟會

  據史載,春秋時期,美女西施路赴姑蘇,途徑新市,目睹萬頃桑海,滿倉銀繭,欣然上岸,坐轎巡游,沿路向蠶民撒蠶花,以示祝賀。從此,蠶農把西施奉為『蠶娘』,把西施所撒之花稱為『蠶花』。每年清明舉辦蠶花廟會,八方蠶農雲集新市瞻『蠶娘』、『軋蠶花』,形成民間節慶。

  一九九九年新市蠶花廟會得以恢復,至今已舉辦了八屆。每年蠶花廟會萬人空巷,盛況空前。

  二OO六年『新市蠶花廟會』已被省政府列為『浙江省民間藝術之鄉(蠶花廟會)』。

  新市羊肉黃酒節

  自清末民國初年始,新市醬羊肉就聞名於世。市民張和松以新市特產之湖羊,用獨特的工藝加工成醬羊肉,色香味俱佳,取名為張一品。每日五更,市民便提著燈籠,排隊等候開鍋羊肉。唱黃酒,品羊肉,其樂融融。八月丹桂飄香之時,便是新市開羊刀之際。屆時,市民抬著湖羊和黃酒祭祀,鑼鼓鞭炮不色與耳,熱鬧非凡。羊肉黃酒節延及至今,年年舉辦。

  新市明清木雕館

  座落於唐宋老街西河口。二層建築古樸大氣,明清家俱與縷花門窗布陣於大堂、臥室與書齋之中,呈現出明清古宅之典雅。

  館藏大多為新市明清建築構件木雕之精品,有門窗、壁屏、雀替、欄板、牛腿等。構件木雕栩栩如生,刻有人物、山水、花鳥及神話傳說與民間故事。藝人以縷雕、淺雕、半透明雕、透雕等多種技法創作了木雕藝術的精品。

  新市明清木雕顯示了傳統木雕的精湛技藝,展現了古鎮新市的歷史文化,成為新市彌足珍貴的文化遺產。
 

 

 

 

 

 

湖州新市古鎮是國家AAAA級旅游區。 票價:50元

    地址:浙江省湖州市德清縣東部的新市東去30公裡      電話:(0572)8450777

    新市的細沙羊尾、豆豉、干挑面、酥糖等,均是具有上百年歷史的地方特產。

    交通

    杭州市區向北中河高架路到達繞城南莊兜入口,上杭寧高速,行駛24公裡後到達德清出口,小型車過路費15元。下高速後(右轉,有新市指示牌)順著09省道行駛7公裡左右到達一個三叉路口(左轉)上德桐公路(有新市指示牌),再行駛22公裡即到達新市古鎮。
   (編輯:申燦)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