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中國古代建築 >> 南京牽頭中國明清城牆申遺進入實質階段

南京牽頭中國明清城牆申遺進入實質階段

日期:2016/12/15 1:19:26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

昨天,明清城牆聯合申遺工作會議在南京召開,會上正式成立“中國明清城牆聯合申報世界文化遺產辦公室”。經來自全國8個城市的代表推舉,南京市成為申遺項目的牽頭城市。自2006年起步,中國明清城牆的聯合申遺,正式進入實質階段。
 

  南京牽頭,8城共申遺

  聯合申遺的8個城市有江蘇的南京、陝西的西安、浙江的臨海、湖北的荊州和襄陽、遼寧的興城、安徽的壽縣和鳳陽,它們都擁有保存較為完好的明清城牆。目前,這八個城市已經確定共同參與“明清城牆”項目聯合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工作。

  昨天的會議上,8個城市負責城牆申遺的代表,共同推舉南京為“明清城牆”申遺項目的牽頭城市。同時,“明清城牆”聯合申遺辦公室也舉行了揭牌儀式,南京市文廣新局局長刁仁昌擔任該辦公室總負責人。

  八座古城池級別各異

  南京大學文化與自然遺產研究所負責《中國明清城牆申報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錄》至為關鍵的文本編寫工作。所長賀雲翱在會上表示,八座明清城池分布在中國的南方與北方,它們分別代表了明清時期的都城、二級王城、府城或州城和衛所等城市體制。

  例如南京城牆是目前世界上最長的古城垣,也是八城市城牆中唯一的京師城垣。浙江臨海古城牆由民族英雄戚繼光重修,自山海關至居庸關的明長城,就是以臨海城牆為藍本的;遼寧興城城牆是我國現存最完整的明代古城,見證過袁崇煥率軍取得的“寧遠大捷”。

  申遺之路可能很漫長

  賀雲翱說,八座城完整地構建了明清兩代長達500多年的時間范圍內,不同城市級別、不同地域范圍,卻具有內在關聯性的中國城市制度體系。“這是中國明清城牆獨有而且突出的價值,以及世界性意義。”

  國家文物局文物保護與考古司司長關強表示,明清城牆聯合申遺工作會議的召開,標志著城牆申遺工作一個正式的開始。當年大運河申遺確定揚州作為牽頭城市之後,花了7年才得以成功。因此,“明清城牆”申遺也要做好思想准備,“接下來的道路可能會很漫長”。

  申遺之路

  ●2006年

  江蘇“南京城牆”、陝西“西安城牆”、湖北“荊州城牆”、遼寧“興城城牆”列入《中國世界遺產預備名單》。

  ●2009年

  湖北“襄陽城牆”、浙江“臨海台州府城牆”先後申請加入聯合申遺項目,聯合申遺項目組合轉北為“4+2”模式。

  ●2012年4至6月

  在安徽省文物局的努力下,安徽“壽縣城牆”及“鳳陽明中都皇城城牆”也提出加入聯合申遺的申請;同年7月,國家文物局公布了更新的《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來自六省的8個市組成了“中國明清城牆”項目。

  ●昨天

  河北正定、福建長汀、河南開封、廣東肇慶的代表也參加了南京會議,這4座城市也擁有保存完好的明清城牆。代表們明確表達了想參與“中國明清城牆”申遺。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