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山屯溪區投入近2個億 留住徽州古建築
日期:2016/12/14 11:05:28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據黃山在線報道,屯溪區大力實施徽州古建築保護利用工程,通過項目引領、修繕保護、業態打造,使古建築煥發新的生命力。自徽州古建築保護利用工程啟動以來,全區共投入資金近2億元。
近日,記者來到位於老街的同德仁藥店,看到幾名工人正在進行木質樓板的重新鋪設,大部分建築修繕工作基本完成。據了解,同德仁藥店創辦於清同治二年(1863),總占地面積866平方米,總建築面積1265平方米,是徽州地區不可多得的老字號藥店,是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因年久失修,同德仁藥店建築望板、椽條、木構架等出現腐爛情況,屋面滲漏。屯溪區文廣新局多方籌措資金,按照“最小干預”、“不改變文物原狀”等文物保護原則,經過公開招標由具有相關文物保護資質的公司承擔修繕工作,中標價88.37萬元,工期100天,預計9月上旬全面完成修復工作。
屯溪區在古建保護利用上以項目為抓手,在黎陽老街分別實施率水路18號、黎陽街29號、上黎陽街11-2號等古民居修繕,引進民宿、酒吧等新業態。完成陽湖記憶一期共16幢古建築的修繕、重建。對程大位故居、明代占川樂壽橋進行搶救性維修。完成篁墩古延壽橋、隆阜七房廳修繕工程,戴震紀念館完成改造提升,並於去年4月重新開館。
屯溪區共有兩大類12小類180處徽州古建築,包括古街、古民居、古祠堂、古牌坊等。該區按照“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強管理”的思路,整合多方力量保護利用。在原有古建築修繕、執法、專家隊伍的基礎上,選聘招募100名文物義務監督員,參與徽州古建築保護工作。除了安排區級專項保護資金,累計爭取文化文物古建築等各類資金800余萬元。依托科研機構、大學和古建公司,有針對性地解決古建保護的技術難題,外邊溪項目入選科技部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課題《徽州傳統聚落營建與技術挖掘和傳承關鍵技術研究及示范》。加大招商引資和社會資本運作,鼓勵各種市場資源參與徽州古建築保護利用工程實施,民俗客棧、酒吧咖啡吧、藝術會所等新型業態入駐均實行市場化運作,使古建築煥發出新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