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中國古代建築 >> 山西開辟瀕危古建築搶救保護“綠色通道”

山西開辟瀕危古建築搶救保護“綠色通道”

日期:2016/12/14 11:05:18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

山西省政府常務會議研究通過山西省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文物工作的指導意見》的實施意見。

  實施意見指出,要依法合規開辟瀕危古建築搶救保護“綠色通道”,組織實施一批重點搶險項目。結合實際,統籌規劃,區別輕重,逐年實施,到“十三五”末,使所有國保、省保古建築維修養護到位,所有市保、縣保古建築搶險到位,所有尚未核定為文物保護單位的古建築有人看護、管理到位。著力做好平遙古城、雲岡石窟、五台山三大世界文化遺產的文物本體保護、周邊環境整治和監測預警體系建設,進一步完善世界文化遺產保護管理體制。出台《山西省文物建築構件保護管理辦法》。市級政府積極推動出台文物保護地方法規和規范性文件。健全與文物保護法律法規相配套,面向應用、便於操作的技術標准,進一步提升文物工作的標准化、科學化、規范化水平。切實做好古建築、世界文化遺產、大遺址、紅色及抗戰文化遺存、傳統村落、可移動文物等保護工作。

  實施意見要求,建立公共財政投入穩定增長機制,省財政文物保護專項經費重點用於省級以上文物保護單位和重點博物館、紀念館、文物庫房的保護、維修、安防等。各市、縣要切實將文物保護專項經費依法納入本級財政預算。要積極推進科技創新,重視隊伍建設,引導社會參與,市、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和尚未核定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的不可移動文物在不改變文物所有權的前提下,給予投資人一定期限的使用權。努力形成政府主導、社會參與的文物保護新格局。 來源: 中國文化報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