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看清化寺兩座正修繕的大殿,沒想到發現大殿之間竟有一座加蓋的二層小樓。”近日,文保志願者劉先生反映,在東城區普查登記文物清化寺內,他發現一座住了人的二層小樓。
昨日,東城區城管大隊相關工作人員表示,該平房的二層屬違章建築,但由於建於上世紀80年代,屬歷史性違建,立即拆除較為困難。
房主稱小樓為32年前加蓋
劉先生在2012年夜曾到磁器口附近的清化寺觀瞻,但並未注意到大殿間的小樓,今年再次走訪,發現這座藍頂白牆的小樓出現在兩座大殿中間,樓內還住著人。
“在500多年歷史的古寺廟裡建房子,破壞了文物的風貌不說,也是違法行為。”劉先生說。
昨日,掛著“北京市東城區普查登記文物”牌子的清化寺內,兩座大殿正在修繕,其間不足20米的空間內,坐落著兩間平房,其中一間平房加蓋了二層。“這平房是電池廠的房子,二層小樓是公房。”附近的鄰居介紹,二層小樓和平房已存在多年,並非新建。
二層小樓的房主李先生證實,此房確為公租房,二樓是他於1982年建的,當時住房面積不夠,家家戶戶都在加蓋。三年前,他把房子翻新出租以補貼家用。
屬歷史性違建難立即拆除
前日下午,記者咨詢東城區文物局文物管理科,工作人員介紹,清化寺在2013年1月掛牌北京市東城區普查登記文物,寺內的兩個大殿均為文物。由於年久失修,目前正對其進行修繕。問及李先生所住房屋的拆遷問題,工作人員表示,具體房屋的拆除情況由城管負責。
東城區城管大隊相關工作人員介紹,清化寺內李先生在自家房屋基礎上加蓋的二層屬違章建築。工作人員說,由於二層建於上世紀80年代,屬歷史性建房,在胡同區比較常見,因此令其立即拆除恐有難度。“我們目前嚴格治理近年來建成的違法建設,一經發現嚴肅處理,對歷史性的建房也並非不管,但要隨著老城區的改造和城市的變遷,逐漸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