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智化寺大鼓“金龍”再現
日期:2016/12/14 19:02:04   編輯:古建築保護智化寺大鼓復出,源於偶然的機會。據北京文博交流館負責人介紹,1987年,在修繕智化寺鼓樓時,鼓樓內的明式大鼓被移至智化寺如來殿內。2003年,工作人員清除大鼓多年的塵土,發現大鼓上竟然還盤繞著一圈金龍。這個意外的發現,讓這面明代大鼓身價倍增。該鼓高1.45米,鼓面用牛皮制成,口面直徑1.07米,鼓身最大直徑1.37米。從2006年起,經過5年精心修復,終於重現當年的風采。
記者看到,漆面上的圖案以“二龍戲珠”為一組,共有四組。金龍騰躍盤繞,龍鱗層次分明,技法精湛,栩栩如生。整個構圖靈活豐滿,極具立體感。加上鼓面分別繪有一組“二龍戲珠”,整個大鼓共有12條金龍。據介紹,這象征著一年十二個月風調雨順,平安幸福。所有金龍均采用“瀝粉貼金”的手法繪制,這種手法一般用在佛像的衣紋上,層次感強,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專家表示,明代大鼓並不少見,但鼓身上繪有金龍的鼓在國內非敕賜寺院中極為少見,至少在北京此前尚未出現,具有非常高的學術價值。
智化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