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城牆磚,城磚
日期:2016/12/15 1:22:01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所剩城磚不足8萬塊創歷史最低
明城磚庫存告急!記者昨日從明城牆管理處獲悉,目前供城牆修繕所用的庫存明城磚只剩下7萬余塊,創下歷史最低紀錄。據了解,20多年來,我市城磚回收總量達700萬塊,平均每年回收城磚35萬塊,庫存城磚最多時曾有數百萬塊。如今,城磚回收量逐年遞減,加上城牆修繕的用磚量日益增長,庫存城磚已是入不敷出。
入不敷出,庫存城磚僅剩7萬余塊
據明城牆管理處處長楊孝華介紹,南京庫存城磚最多時達百萬塊,但隨著主城區內的城市建設趨緩,近年來城磚回收量明顯減少,庫存量也逐年“縮水”。2006年庫存量為50萬塊,2008年降至20萬塊,如今只剩下7萬余塊,創下城磚回收工作啟動以來的庫存最低紀錄……今年1—7月,全市城磚回收量只有2萬塊左右,規模最大的一次回收也不過3000塊,與此前動辄四五十萬塊的年回收量相差甚遠。
按照目前的修繕原則,明城牆外立面的維修基本都使用老城磚,如雉堞、女兒牆等,城牆頂面的馬道及牆體內部城磚則以新城磚替換。盡管如此,城牆修繕的用磚量依然龐大:去年,獅子山一段150米長的城牆修繕,用掉了23萬塊老城磚,僅此一處工程便幾乎“掏空”了城磚庫存。在城牆管理處提供的一份《城磚回收使用表》上,詳細記錄著1997年至今每年回收城磚的數量和用途。記者注意到,進入21世紀後,城牆修繕力度不斷加大,用磚量也“水漲船高”,僅2001年—2004年的用磚量就達到220萬塊。
楊孝華告訴記者,接下來,明城牆還有三段需要大規模維修,分別是神策門—玄武門段、中山門—琵琶湖段以及黑龍江路北側一段包山牆。“這三段城牆總長達5公裡,據初步測算,用磚量將達到四五十萬塊。以現在的庫存量和回收量看,等不到這三段城牆修完,庫存城磚就要用光了。”
加緊尋磚,“監控網”緊盯用磚建築
為了提高庫存量,城牆管理部門正在加大城磚搜尋力度。今年6月,明城牆管理處經過兩個月的實地調查,在全市范圍內對散落城磚進行了一次“大摸底”。此次調查發現了32處城磚散落點,主要集中在鼓樓、白下、下關,散落城磚總量達101.6萬塊。其中,鼓樓區散落城磚有33.3萬塊,主要集中在司背後的4幢宿捨樓,僅此一處的城磚量便有30萬塊;白下區有29.3萬塊,主要在石榴新村(10萬塊)和八寶東街(6萬塊)等處;下關區約有25.1萬塊。
據楊孝華介紹,在主城區內,凡是經調查確認使用明城磚的建築都已登記在冊,城牆管理部門會對這些城磚散落點進行全面監控。一旦有拆遷工程進行,城磚回收隊會第一時間趕往現場展開回收工作。不過,這些用磚建築如果沒有拆遷改建或為文保單位,其所用的明城磚就無法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