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中國古代建築 >> 古建知識――園林建築

古建知識――園林建築

日期:2016/12/15 1:10:43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

   中國的園林建築歷史悠久,在世界園林史上享有盛名。在3000多年前的周朝,中國就有了最早的宮廷園林。此後,中國的都城和地方著名城市無不建造園林,中國城市園林豐富多彩,在世界三大園林體系中占有光輝的地位。

  以山水為主的中國園林風格獨特,其布局靈活多變,將人工美與自然美融為一體,形成巧奪天工的奇異效果。這些園林建築源於自然而高於自然,隱建築物於山水之中,將自然美提升到更高的境界。

  中國園林建築包括宏大的皇家園林和精巧的私家園林,這些建築將山水地形、花草樹木、庭院、廊橋及楹聯匾額等精巧布設,使得山石流水處處生情,意境無窮。中國園林的境界大體分為治世境界、神仙境界、自然境界三種。

  中國儒學中講求實際、有高度的社會責任感、重視道德倫理價值和政治意義的思想反映到園林造景上就是治世境界,這一境界多見於皇家園林,著名的皇家園林圓明園中約一半的景點體現了這種境界。

  神仙境界是指在建造園林時以浪漫主義為審美觀,注重表現中國道家思想中講求自然恬淡和修養身心的內容,這一境界在皇家園林與寺廟園林中均有所反映,例如圓明園中的蓬島瑤台、四川青城山的古常道觀、湖北武當山的南巖宮等。

  自然境界重在寫意,注重表現園林所有者的情思,這一境界大多反映在文人園林之中,如宋代蘇舜欽的滄浪亭,司馬光的獨樂園等。

  中西園林的不同之處在於:西方園林講求幾何數學原則、以建築為主;中國園林則以自然景觀和觀者的美好感受為主,更注重天人合一。

蘇州園林

  1997年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蘇州古典園林集中體現了中國園林建築的藝術特色。蘇州園林歷史綿延2000余年,現存名園十余處。蘇州園林大都占地面積小,采用變換無窮、不拘一格的藝術手法,以中國山水花鳥的情趣,寓唐詩宋詞的意境,在有限的空間內點綴假山、樹木,安排亭台樓閣、池塘小橋,營造以小見大的藝術效果。其中,聞名遐爾的園林建築有滄浪亭、獅子林、拙政園、留園等。

圓明園

  中國最著名的皇家園林、有“萬園之園”之稱的北京圓明園,集中國各地不同風格的園林藝術於一體,且借鑒了部分西方建築風格,園內建築巧奪天工,雖形態各異而趣味無窮。華美的圓明園於1860年被侵略中國的英法聯軍焚毀,現在,人們只能在斷瓦殘垣上想象這座名園曾經的風華了。

  圓明園遺址在北京西北郊。一般所說的圓明園,還包括它的兩個附園長春園和绮春園(萬春園)在內,因此又稱“圓明三園”。它是清代北京西北郊五座離宮別苑即“三山五園”(香山靜宜園、玉泉山靜明園、萬壽山清漪園、圓明園、暢春園)中規模最大的一座,面積347公頃。

  圓明園不僅在當時的中國是一座最出色的行宮別苑,乾隆皇帝譽之為“天寶地靈之區,帝王游豫之地無以逾此”,並且還通過傳教士的信函、報告的介紹而蜚聲歐洲,對18世紀歐洲自然風景園的發展曾產生一定的影響。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