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中國古代建築 >> 五座百年德式老建築何去何從

五座百年德式老建築何去何從

日期:2016/12/15 0:57:04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


原膠濟鐵路高級職員公寓

  濟南日報1月15日和1月19日兩次刊出關於原膠濟鐵路高級職員公寓的報道後,不斷接到該處公寓居民和讀者的電話,詢問有關情況,並對此處5座老建築的去留表示出極大關心,都認為像這麼優秀、少見並具有歷史價值的老建築應該好好保護,為濟南留下一些值得回味和炫耀的歷史坐標。2月3日特地詢問了市中區拆遷辦的有關人員,他們稱原膠濟鐵路高級職員公寓按照原來的規劃是原址保留,並改造成文化用地,沒有拆除的規劃。

  拆遷辦一位負責人士表示,他們對於優秀的老建築也很注意,並表示原膠濟鐵路高級職員公寓這個區域現在並沒有新的規劃,也就是沒有拆除或異地重建的計劃,應該是按照原先規劃進行。他介紹,按2008年的規劃,原膠濟鐵路高級職員公寓內所有住戶搬出後,5座老建築將進行外牆修復,內部加固,待周邊改造後,這裡將改造成小型文物館、藝術館、展覽館或符合相關要求的公建設施。得到有關方面並沒有拆除計劃的答復,松了一口氣。

  老建築是城市成長的最好見證,保護好他們就是保護城市的歷史文脈,給這座城市和居民永遠留下一筆豐富的文化遺產。在采訪中聽到多位現居住在原膠濟鐵路高級職員公寓內的居民的反映,都認為這裡的建築非常好,住起來冬暖夏涼,環境也好,建築質量也非常過硬,快100年了,內部和外部很少出現質量問題。而且這裡是濟南最早的高級公寓,應該完整地原址保護好。又采訪了市考古研究所所長李銘,他認為原膠濟鐵路高級職員公寓的保留是必須的,考古所也正在做相關工作。

  李銘表示,其實在這處公寓周圍一大片區域裡,還有不少優秀的歷史建築,尤其緯二路至緯五路間比較集中,其中很多都和鐵路有關,像位於經一路路北、濟南鐵路分局辦公樓東南鄰的原日本憲兵分隊隊部等三幢歷史建築,建於1909年,是濟南日耳曼風格建築中的精品;車站街東側的原膠濟鐵路濟南火車站,建於1914年,是山東省優秀歷史建築;位於經一路南側的山東賓館建於20世紀50年代,是濟南具有民族風格的早期賓館建築,也是山東省優秀歷史建築;原膠濟鐵路濟南火車站站長室,位於經一路北側,是日耳曼風格建築。還有經一路91號的老電報局大樓被“瘦身拆建”,但大部分保留下來了。另外還有一些老建築,這些建築都具有鮮明的特色,具有較高的文物價值和歷史價值。要仔細發掘的話,在周圍尤其是向西、向北還能找出一些老建築,其中既有鐵路建築、企業建築,也有民居,這些建築雖然很多都還沒有被定為文物保護單位,但都具有保留價值,只要發現就應該原址保護,因為這是無法再生的歷史文物,其中蘊涵著豐富的濟南歷史文化信息,一定不能亂拆亂改。李銘強調,其實這些老建築如果經過論證,並有高水平開發利用規劃,可以產生很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山東建築大學教授張潤武也表示,在原膠濟鐵路高級職員公寓周圍一大片區域內的交通建築都具有非常高的價值,建議一定要保護好。再就是向西的濟南機務段內的廠房、水塔和調度室等多座老建築也屬於早期的鐵路建築,現在還基本保持原樣,雖然不是文物保護單位,但一樣值得保護。張潤武說,這個區域的建築都是濟南開埠後的新式建築,是代表著濟南從封建城市向現代文明跨越的標志。在開埠以前的濟南,運輸主要是靠小清河,但津浦鐵路和膠濟鐵路的開通,大大提升了濟南的開放速度,經濟發展得到了巨大推動。

  張潤武介紹,濟南有三大老建築群,一是原齊魯大學片區,也就是現在的山東大學醫學院,包括路南的齊魯醫院,屬於教育醫療建築群;二是東部的洪樓教堂建築群,是宗教建築群;第三個就是火車站周圍的交通建築群。可以說每個建築群中每座建築都是珍品,雖然有的建築還沒有掛上文物保護單位的牌子,但都應該原址原樣保護下來。他說,我們要以發展的眼光看待這些城市遺存,應當發動全社會的力量進行保護,請專家和濟南市民對老建築的整體價值進行測評,要形成全民保護的意識,這樣才能為我們這座文化歷史名城保留下更多的歷史文脈和內涵。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