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一個城,不及南浔半個鎮”
日期:2016/12/14 10:14:09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南浔位於湖州市之東,與江蘇省吳江縣交界,歷史悠久,經濟發達,人文荟萃,環境秀美,且名勝古跡甚多,在明清時代就是一個典型的江南水鄉名鎮和旅游勝地。明萬歷年至清代中葉,蠶絲業和手工業、缫絲業的興起及商業的發展,為南浔經濟繁榮鼎盛時期。鎮上的巨富豪紳,幾乎都靠經營蠶絲業發跡,俗稱“四象”、“八牛”、“七十二只金黃狗”。民間有“湖州一個城,不及南浔半個鎮”之說。南浔歷史上園林眾多,自南宋至清代鎮上大小園林達27處。以一鎮之地,而擁有五園,實江南所僅見。
至今幸存的有嘉業堂藏書樓、劉氏小蓮莊、陳氏穎園和張氏適園。南浔自古以來文
化昌盛,人才輩出,崇文重教,僅宋、明、清三朝統計,南浔籍進士41名、京官56名、州縣官57名。近、現代在全國有影響的專家學者有80多名。南浔還有保存完整號稱“江南第一古民宅”的張石銘舊宅;有民國奇人張靜江故居;有湖州市首家絲商建立的公所絲業會館;有江南至今罕見的沿河民居建築群百間樓;有記載著動人傳說的“南浔三古橋”(通津橋、洪濟橋、廣惠橋)。旅游互聯免費預訂南浔古鎮優惠門票( www.NETTVL.com)
初唐詩人王勃在《滕王閣序》中曾用“物華天寶”、“人傑地靈”來贊頌洪都,如果借用此語概述南浔鎮的歷史、地理、經濟、文化也相當貼切。她地處蘇杭嘉湖的中心點上,南宋以來已是“水陸沖要之地”; “耕桑之富,甲於浙右”;原因浔溪河而名浔溪。後來由於浔溪之南商賈雲集,屋宇林立,而名南林。至淳佑季年(1252)建鎮,南林、浔溪兩名各取首字,改稱南浔。明萬歷至清中葉為南浔經濟繁榮鼎盛時期,民間有“湖州一個城,不及南得半個鎮”之說。南得之所以一躍成為江浙雄鎮,主要是因為蠶絲業的興起和商品經濟的發展。“附近遍地皆桑,家家養蠶,戶戶缫絲織綢”就是當時的真實寫照。
南浔是中國近代史上罕見的一個巨富之鎮,孫中山就職臨時大總統的第二天,就曾正式宣布南浔鎮升級為市。在這個熙熙攘攘的古鎮上,有著號稱“四象”的江南四大首富。又有類如《紅樓夢》中寧國府、榮國府那樣八家公爵似的,號稱“八牯牛”的大富之戶,以及擁有充滿了民間嘲諷意味的,號稱“七十二只金黃狗”的豪門、財主。
南得鎮是江南水鄉名鎮之一,也是馳名中外的“輯裡湖絲”的故鄉,文化悠久,人才輩出,風景優美。現總面積34.27平方公裡,其中鎮區為3.2平方公裡。常住人口4萬4千多。鎮上名園古跡甚多,歷史上最盛時期有大小園林20余座,現存有小蓮莊、穎園和嘉業堂藏書樓等,明代百間樓風貌奇特,清代張石銘和張靜江故居別有情致。江南水鄉的南浔不單外美,而且內秀,富有濃郁的文化氣息,是旅游小憩之勝地。南浔省級經濟開發區建設初見成效,基礎設施、新區拓展、投資環境等硬、軟件建設進展順利。已充分顯示出經濟建設、對外開放、小城鎮建設方面的“龍頭”作用和輻射功能,是湖州市對外開放、加快發展的重要“窗口”。
南浔住宿
南浔古鎮住宿場所豐富,不但有大酒店享受現代、快捷的住宿服務,還能入住家庭旅館,切身體會古鎮生活。主要分現代賓館、百間樓古宅、枕河之家三種。
現代賓館
多位於以南浔鎮兩條主要商業街泰安路和同心路為代表的各繁華大街。而景區內有少量賓館提供。現代賓館設施齊備,環境舒適、讓人放心,較適合於注重熱水供應、衛生間大小、隔音條件等住宿問題的游客。星級酒店價格在200左右,設施齊全;而經濟型酒店的價格在30-150元不等,房間干淨衛生。
百間樓古宅
百間樓古宅住宿是南浔古鎮住宿風格區別於其他古鎮的最大特色。百間樓是南浔古鎮最能體現古鎮古樸氣息的明代建築群,洋隘著水鄉居居的靈氣。這裡沿河是長街,沿街房屋大多為前店後宅。大戶人家內有前、後花園,一般人家為一個天井的兩進屋。是體驗南浔特色的最佳住宿點。價格基本在100元左右,環境優雅,十分惬意。
枕河之家
南浔古鎮各景點周邊有不少沿河而建的家庭旅館,俗稱“枕河之家”。街邊臨水的枕河之家適合於喜好江南水鄉風情又注重經濟實惠的游客。房間舒適整潔,價格約50-100元不等。
南浔美食
南浔盛產河鮮,經當地人巧手烹饪,色香味俱全,只怕你品過之後,會欲罷不能。南浔還盛產竹筍,當地人好食之,且做法十分講究,花樣繁多,到了南浔可不要錯過,一飽口福之余,還可長一份見識。
桔紅糕
“野荸荠”桔紅糕是南浔傳統特產,至今已有百余年歷史。“野荸荠”桔紅糕,軟而不粘,色澤桃紅,桔味醇正,香糯可口。
香大頭菜
南浔香大頭菜一般在二、三月份加工而成,加工的好壞取決於選料和腌制過程。制作方法要經過整理、曬干、切片、鹽腌、裝甏等環節。主要風味特點是色澤黃嫩、口味鮮美、鹹淡適宜、回味香甜,略帶清香,菜頭脆嫩,纖維細膩,每個菜頭展成扇面形。佐膳皆宜,是加工蔬菜之上品。
風枵
南浔人稱镬糍(即糯米鍋巴)為風枵。風枵加白糖沖開水叫風枵湯。春節期間用風枵湯待客,在農村一帶盛行。
臭豆腐干
民間諺雲:“臭南浔,辣烏鎮”,因烏鎮人愛吃辣,南浔人卻愛吃“臭味”。
一般吃法有兩種:一種是臭豆腐干用油煎,拌上甜蔥醬、蔥末等佐料即可食用:另一種是臭豆腐干放入蔥、醬、姜末等佐料,隔水清炖,即成清炖臭豆腐干、臭豆腐干雖有臭氣,但吃起來香,其味甚佳。用南浔人的話來說,這是“純正的南浔風味”。
雙交面
在泰安路一帶,近年來頗負盛名一種交頭面,交頭有鹵汁、牛肉、白雞、素絲、雪菜等十余種,尤以雙交面(又叫酥肉爆魚面)為上品。鎮上狀元樓、五福樓等面店都有出售。
繡花錦菜
南浔繡花錦菜外形與普通青菜相似,只是菜莖稍細,菜葉的邊緣有細細的鋸齒形,葉面上的脈胳富有一種曲線美。此菜炒熟以後,依舊碧綠。品嘗此菜,不僅菜汁中有一種清香,而且還有一種比普通蔬菜糯軟得多的惬意。奇怪的是此菜只長在南浔方圓十裡之內,十裡之外這種菜就變種,有形而無香。
熏豆茶
熏豆茶是南太湖地區的傳統土特產品,農家待客素有自制和飲用此茶的習俗。主要以熏豆、芝麻、橙皮、卜子、胡蘿卜干等“茶裏果”配制,還可根據各自的喜好和條件,加入少許茶葉、扁尖筍干、桂花等多種作料。
雙林姑嫂餅
雙林姑嫂餅,南浔雙林傳統名點。扁圓形,厚薄均勻,粉質細膩、油潤,呈淺灰色,有麻油香味,酥松爽口,由於體積小面精,一口一塊,口即酥溶,鹹甜可口。雙林姑嫂餅用料講究,先用上白面粉用文火成嫩黃色,再將炒熟脫殼的黑芝麻磨成麻屑,加糖粉;然後放上熬好的豬板油、少量精食鹽,放進適量的水,拌和成酥性面團用印模壓制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