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銅官窯遺址公園為中心 打造全國唯一古鎮旅游圈
日期:2016/12/14 10:19:13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
柳林江如玉帶般纏繞著喬口古鎮,給古鎮增添一份獨特的江南水韻。喬育平 攝
長沙12月26日電(記者 唐群雄 通訊員 何勇 實習生 周澤姣 華佳)望城區以長沙銅官窯遺址公園為輻射中心,在遺址所在的彩陶源村內打造“唐風”特色村莊,與銅官古鎮、靖港古鎮、喬口漁都旅游資源串連起來,打造全國唯一的古鎮旅游圈。
遺址公園年底開放
國家重點保護單位長沙銅官窯遺址先後投入6000多萬元,修建了長沙窯大道、仿古作坊、文物陳列室;對遺址核心區開展了土地、道路整理、辦公樓修繕等一系列環境整治工程,初步改善了核心區環境。遺址公園預計年底可開放。
今年鋪排的10個項目正在緊張建設中,目前覺華山寶塔主體工程已經完成,預計7月底將全面完工;譚家坡1號龍窯保護展示設施已進入主體施工,並正在加快進行陳列布展方案設計;彩唐橋已經進入橋身主體建設;石渚廣場已啟動施工;入園道路已經完成路基鋪設、入園門樓正在進行放線定位;遺址博物館已經完成初步設計,陳列布展方案正在抓緊實行,涉及房屋征拆正在同步開展;登山游道已啟動建設,將於7月底動工建設。
十裡畫廊芳容初現
一條8公裡的彩陶溪自東向西貫穿全村,兩岸樹木蔥郁,溪水清澈蜿蜒,民居大多分布在溪流兩岸,掩映在青山綠水之中。銅官窯遺址所在地彩陶源村,確定了“利用彩陶清溪,打造十裡畫廊;依托唐風古韻,做活千年文章”的總體思路,充分利用彩陶源村依山傍水的自然條件,重塑長沙窯遺址十裡畫廊。不久的將來,游客可以在這裡觀湘江,望遺址,品山水,聆聽自然與歷史的美妙交響。
銅官鎮號稱“陶都”, 古鎮尚存燒窯遺址46處,並出土了大量陶瓷器。銅官老街在唐代就已形成。街上房屋鋪面多系磚木結構,路面為麻石鋪墊。銅官古街的第一期修繕工程已完成,目前正啟動第二期工程。正規劃與銅官窯遺址公園捆綁開發老街,修一條古色古香的街連接老街與銅官窯遺址、彩陶源村。
到喬口吃魚賞魚玩魚
銅官鎮與靖港鎮、喬口鎮隔江相望,三鎮之間距離不會超過5公裡,望城將抓住長沙湘江航電樞紐橋壩合一、望城因樞紐工程而新增過湘江通道的機遇,打造全國唯一古鎮旅游圈。
23000畝水田,湖泊、濕地、溪流足以讓喬口古鎮充滿詩意。去年,喬口完成集鎮改造投入近2億元,深度挖掘喬口的古鎮文化特色,精心修復三朝皇帝御賜牌匾的百歲坊和喬江書院,精心構造獨具喬商文化的百壽街、江西會館、三賢祠、劉福泰行等文化景點,預計今年10月1日全面開放,屆時可前往感受古鎮風韻,並吃魚、賞魚、玩魚。
喬口古鎮針對城市人所開發的現實版“開心農場”,有專門的托管人員為其服務。到豐收季節,全家老小就可以一起享受收獲的喜悅,為都市人提供了一份難得的“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