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中國古代建築 >> 六省八市古城牆抱團申遺 臨海保護城牆印跡

六省八市古城牆抱團申遺 臨海保護城牆印跡

日期:2016/12/14 19:29:33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
       記者從浙江省文物部門獲悉,浙江臨海的台州府城牆與興城城牆(遼寧)、南京城牆(江蘇)、壽縣城牆(安徽)、鳳陽明中都皇城城牆(安徽)、荊州城牆(湖北)、襄陽城牆(湖北)、西安城牆(陝西)六省八市的古城牆打包聯合申報中國世界文化遺產,而且已經列入了預備名單。他們有個統一的名字叫“中國明清城牆”。


  消息傳來,令具有1600多年歷史的臨海城牆成新年的熱門旅游景點。人們由勝門登城,經198級台階到達顧景樓,再經煙霞閣到“江南八達嶺”,就可看到甕城。而沿城牆到望江樓這段是臨海古城最美的地段,是臨海別具一格的街景。


  臨海古城牆是我國江南保存最完好的一座古代府城牆,也是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現存城牆長4670米,有4座城門,包括4座完整的甕城。有專家認為,由民族英雄戚繼光等重修的山海關至居庸關的明長城,是以臨海的古城牆為“母本”,根在臨海。


  千年台州府,滿街文化人,歷史積澱和人文底蘊是臨海城市之魂。多年以來,臨海市委、市政府先後投入15億元,對台州府城牆、紫陽街、西門街、東湖公園等文化遺存進行了系統整修,修繕了文廟、龍興寺、戚公祠、城隍廟等一批古建築。


  中國是一個“城牆文化”充分發展的國家,城牆文化從古代起就規范著人們的生活方式和行為觀念。城牆文化,不僅包含著看得見的物質與技術部分,如城牆規模、築城技術、城牆與城市建設以及後來的維修與保護手段等等,還包括城牆美學與風水堪輿。


  如位於西安市中心區的西安城牆,它是在唐皇城的基礎上建成的。完全圍繞“防御”戰略體系,城牆的厚度大於高度,穩固如山,牆頂可以跑車和操練。現存城牆建於明洪武七年到十一年,至今已有600多年歷史,是中世紀後期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城垣建築之一,是中國現存最完整的一座古代城垣建築。


  而現存的南京城牆為中國古代軍事防御設施、城垣建造技術集大成之作,無論歷史價值、觀賞價值、考古價值以及建築設計、規模、功能等諸方面,國內外城牆都無法與之比擬,可謂是繼中國秦長城之後的又一歷史奇觀。


  國家文物局2006年的統計數據,全國各地申遺的備選項目已經超過200項。按照現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文化遺產委員會的規定,各國每年的申遺項目只能選擇一項,這就意味著中國待申遺項目如果全部落實,至少需要200年的時間。因此,國家文物局對所有預備申遺的項目進行了慎重的審選和復核,並將同類項目進行捆綁式立項。


  據悉,2009年南京、開封、西安、荊州、贛州、興城和北京7個城市的明清城牆組合成“中國明清城牆”,列入國家級申遺備選項目。之後又縮減成南京明城牆、西安城牆、興城城牆和荊州城牆4個作為“中國明清城牆”。


  2010年11月,有關專家提議把台州臨海的“台州府城牆和桃渚城”納入申報“中國明清城牆”世界文化遺產的行列,可以增強申遺成功的可能性。“打包”申遺的形式,不僅得到國家主管部門的支持,還形成集團組合效應,減少了明清城牆進入世界文化遺產行列的難度。


  “中國明清城牆”成功入選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後,來自六省八市的專家首次聚會,就中國古城牆研究、保護與申遺等問題進行了研討交流。中國古都學會副會長、中國古都學會城牆保護專業委員會主任楊新華表示,古城牆是世界文明發展史的重要標志。保護古城牆,就是保護世界文明的標志,保護城市歷史的印記;展示古城牆,就是讓古代文化與現代文明很好地交融。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