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中國古代建築 >> 山西大同文物古建穿上防火铠甲_中國文物網-文博收藏藝術專業門戶

山西大同文物古建穿上防火铠甲_中國文物網-文博收藏藝術專業門戶

日期:2016/12/14 21:33:52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


  10月1日,國慶長假第一天。當天下午,山西大同消防支隊支隊長楊東衛不打招呼,直奔雲岡石窟暗訪檢查國慶期間消防安保落實情況。暗訪中,他重點查看了雲岡石窟內部消防設施是否完整好用,安全通道(出口)是否暢通等情況。檢查結束後,針對國慶期間旅游人員相對集中,支隊加大了對重點部位的檢查力度和頻率,確保游客平安旅行。
  在山西省大同市城西和渾源縣境內,分別坐落著世界文化遺產雲岡石窟和全國文物保護單位懸空寺,是海內外旅游勝地。這兩處高峰期平均日接待游客量3萬余人的文物古建,一直保持新中國成立以來“零火災”的成績。成績的背後,是一支敢打必勝的大同消防鐵軍的默默付出。
  支隊經常深入雲岡石窟、懸空寺等文物古建單位進行調研,與市文物局對接,建立重要時間節點消防、文物、公安聯合執法機制。
  在監督檢查問題隱患中,主動承擔文保單位消防業務指導工作,先後邀請省文物局和省消防總隊防火專家等深入懸空寺進行隱患問題會診;引導文保單位建立健全消防安全組織機構,明確消防安全責任人和消防安全管理人,規范各項消防安全制度。
  百姓是消防安全的“千裡眼” “順風耳”,大同消防支隊積極引導、發動、組織人民群眾參與消防安全群防群治工作,發動100余名專(兼)職消防管理人員按照網格化責任區全面開展火災隱患排查整治行動。
  為了破解在宣傳工作中消防一家“唱獨角戲”的局面,大同消防聯合文物保護部門深入景區,突出僧侶、游客、保安三大主要人群,對僧侶和保安開展集中培訓,對游客則開展隨機性的疏散逃生演練,切實提高這三類人群的消防安全意識和自救逃生的能力。大同消防還專門在懸空寺成立巡查組,聯合市政府信息中心在政府門戶網開設消防頻道,定期曝光火災隱患;利用支隊、大隊兩級官方微博、微信堅持每日更新,定期向文物古建築單位負責人、消防安全責任人、管理人、中控室操作員等目標人群發送消防安全常識和針對性提示。
  與此同時,他們積極轉變文物古建消防救援態勢,變“靜態化”備戰為“動態化”執勤,50名官兵、10輛消防車一改以往在營區待命的執勤模式,編成5個戰斗小組,每天9時至21時深入全市文物重點單位開展巡查工作,對重點部位實行24小時“實名制”巡防看守。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