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中國古代建築 >> 零陵區修繕紅軍臨時指揮部舊址_中國文物網-文博收藏藝術專業門戶

零陵區修繕紅軍臨時指揮部舊址_中國文物網-文博收藏藝術專業門戶

日期:2016/12/14 21:30:12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


  為保存歷史遺存、弘揚紅色文化、培育民族精神、加強愛國主義教育,日前,零陵區撥出專款8萬元,對菱角塘鎮畫眉山紅軍臨時指揮部舊址進行修復,該工程預計元旦前竣工。
  位於零陵區菱角塘鎮畫眉山村七組村民唐介元家的大院是一座有著200年歷史的民居建築,始建於清代晚期,該院為土磚木結構。1934年8月,肖克、王震將軍率紅六軍團9700余人從雙牌經分水嶺進入零陵。由於國民黨已在冷水灘湘江西岸處重兵布防,加之湘江水漲,紅軍不便搶渡,進駐該村,便在唐介元家成立臨時作戰指揮部,並住宿一夜。紅軍臨走時在堂屋內牆上用毛筆寫有“工農專政”橫排標語,“歡迎白軍士兵來參加工農革命”,落款“紅軍、鋒團、整機”的豎排標語,每字直徑約15厘米。現為永州市零陵紅色革命遺址,已列為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據了解,此次修復工作由區文化局牽頭,區史志辦負責史實考證,菱角塘鎮協助配合,修復工作按照“修舊如舊”的原則,恢復這一重要革命舊址的本來面目,立好標識牌對當時的史實進行詳細介紹。整個修復工程結束後,唐家大院將成為零陵又一個紅色革命遺址示范項目。同時,作為重要的黨史教育基地,向群眾免費開放。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