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中國古代建築 >> 千年古城湖南零陵僅存古城門破損嚴重亟需修繕

千年古城湖南零陵僅存古城門破損嚴重亟需修繕

日期:2016/12/15 1:21:25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

近日,在有著2000多年歷史的湖南省零陵古城,其僅存的古城門——東城門多處出現破損,如果遭遇大風大雨侵蝕,險情有可能進一步加重,當地市民呼吁“救救古城門,千萬不要讓它垮塌”。

  零陵古城位於湖南省永州市,於公元前124年開始修建,至今已有2135年的歷史,建城歷史在湖南僅次於長沙,一直是湘南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境內歷史文化資源豐富。

  沿著永州零陵區東門巷東門嶺路走,一直到東盡頭,就是東城門。記者看到,古城門掩映在一片木屋、瓦房和樹木間,很不起眼,分內外兩座門,旁邊立著一塊碑,碑背面刻著“永州古城牆始建於宋紹興年間(1131—1163),明洪武六年(1373)擴建,原有城門7座,今僅存東城門,門劵頂高5.5米,門寬3.5米,城門進深11米。分內外兩層,內小外大,內城門系宋代建築,外城門為明代所建。牆體外砌料石,內築夯土”等字。碑正面的文字標明它是2003年公布的永州市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但這個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並沒有得到很好的保護,破損情況嚴重。記者看到,宋城門由單薄的幾層磚拱成,門拱被城牆上的土擠壓得扭曲變形,一小部分已經缺損,看上去十分脆弱,門洞和門旁堆放著雜物,有席夢思床墊、圈養家禽的紗窗、木頭、沙石等。往前走幾十米,是明代城門,由大磚拱成,其中有幾塊磚已從拱中脫落,看上去隨時可能完全脫落,一旦脫落,對拱的穩定性將產生毀滅性破壞。兩座城門上都長著樹和灌木,在樹木的重壓、樹根的擠壓下,古城門孱弱不堪。

  在東門嶺路生活了幾十年的祝大爺告訴記者,1949年前,永州零陵城內與城外的東邊界線就在這裡,當時城門和城牆保存尚好,宋城門上有城樓,有一口大鐘,每逢有外敵入侵,守軍會敲響大鐘,向城內報警,門洞有石凳,供人納涼、做小生意,煞是熱鬧。後來,城牆牆磚被拆走用來進行其他建設、大鐘被破壞、明城門被堵死,熱鬧景象不復,城門日漸凋敝。

  附近一位女士告訴記者,2003年東城門被定為當地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但一直沒有人來搞過維修保護,現在兩座城門多處破損,明城門的險情重於宋城門,一旦遇到大風大雨,甚至有可能垮塌,居民都不敢在門裡逗留。

  市民呼吁,零陵古城有2000多年的歷史,當年的七大城門現在僅存東城門,成了零陵古城的活化石,永州要打造歷史文化名城,要發展旅游經濟,必須加緊修繕東城門。

  記者就此采訪了永州市文物管理處處長趙榮學,他介紹說永州市作為湖南省第二文物大市,文物眾多,有8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76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85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任務特別重,加上永州是落後地區,財力緊張,目前只能按照文物級別的順序、有重點、分步驟地進行保護搶救。

  他告訴記者,2日,相關單位已前往現場實測東城門的損毀情況,永州市文物管理處作為監管單位,也已開始督促零陵區進行保護維修。並且,市裡早已將東城門列入“‘十二五’永州市文物搶救性保護規劃”和“零陵區東山景區文物搶救性保護”的范圍,將對這些文物古跡進行搶救性保護。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