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中國古代建築 >> 幾千件海外流失文物將回歸廈門_中國文物網-文博收藏藝術專業門戶

幾千件海外流失文物將回歸廈門_中國文物網-文博收藏藝術專業門戶

日期:2016/12/14 21:27:38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


  紀念鄭成功的將軍椅、紀念史可法的黃花梨屏風、魏文帝碑銘等稀世珍品你見過嗎?
  近日,記者從海滄區獲悉,海滄石峰巖寺將規劃重建,並有幾千件文物由淨雄大和尚帶回故裡,有望落戶海滄。這批文物包括古佛像、古家具、古字畫、古硯台、金石等系列5000余件。
  日前,在廈門泉州商會會長李文派的陪同下,海滄區相關分管領導一行前往石峰巖寺考察並聽取石峰巖寺重建規劃報告。
  “別時僧衣一件
  歸來攜寶五千”
  石峰巖寺位於海滄區鐘山村鐘山九峰之首,與鹭島隔海相望。因依山建於石峰之間,故名“石峰巖寺”。據載,明末有古德無余、遠泉二公始建梵宮於此,歷經幾度興廢。近年來,村民拓山開石,許多奇石好景被毀。當地有識之士自覺出資,在巨石刻上大“佛”字,神石免遭破壞,至今還屹立於鐘山之巅。
  淨雄師父出生於福建,早年在南普陀寺出家,後到香港承接師傅衣缽,如今落葉歸根的他是石峰巖寺的住持,也是香港佛教三德弘法中心主席。在港三十多年間,淨雄師傅多處尋訪募集,回收了幾千余件流失海外的中國文物。他認為文物的回歸和傳承是每位炎黃子孫的責任,故申請重建石峰巖寺,讓文物“回家”。
  重建石峰巖寺:
  “一塔三區八宗院”
  重建後的石峰巖寺博覽城,總占地面積15萬平方公裡,依山就勢打造的朝聖區(舊寺擴建區)、文化區(藝術博物館和國際禅修中心)、教育區(佛教文化講壇和八宗學院),與蔡尖尾古寺、天湖、奇石和十八巖洞的自然生態風光相結合,並采用唐代皇家園林建築風格,通過景觀、建築、雕塑,共同實現文化展示與環境體驗。這“一塔三區八宗院”主題型的佛教文化寺廟典范,將為游客帶來禅修、賞景兩不誤的完美體驗。
  根據“美麗廈門”戰略規劃,石峰巖寺擬將鼓浪嶼、嵩嶼客運碼頭、海滄灣公園進行有機結合,打造一條集風光、文化、生態於一體的“環鼓浪嶼旅游圈”精品旅游線路。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