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代建築 >> 幾千年前 雅安就是重要的樞紐城市

幾千年前 雅安就是重要的樞紐城市

日期:2016/12/15 15:11:19      編輯:古代建築

隨著考古挖掘的一步步推進,雅安4500年前樞紐城市的地位日漸明朗

 

認真研究出土文物

  漢源麥坪、荥經高山廟……近期一系列考古發現中,雅安境內不僅發掘出眾多價值巨大、沉睡千年的文物,更從另一個側面印證了——
  幾千年前 雅安就是重要的樞紐城市
  近段時間,雅安考古發現頗多——
  漢源縣發現以麥坪為中心的新石器到商周時期的史前遺址,大量的文物和遺址還原了距今4500年到2500年間,在大渡河中游的麥坪遺址上人們的生存狀態。
  今年2月,荥經縣六合鄉古城村108國道改線工程工地,一座距今2000多年的西漢古墓被揭開神秘面紗。荥經高山廟墓群的發掘,對於嚴道古城居民由來、漢代中央與嚴道往來交流產生的漢文化有更深層次的研究意義。
  一件件精美的出土文物,再次把人們引入深邃的歷史長河中:商賈如雲、繁華如織,千年以前,雅安就是一個樞紐城市。
  
  考古發現 牽出遠古的繁華
  漢源麥坪,考古工作者歷時5年,經過8次大規模發掘,結果令人振奮——這裡,曾是一座存在於4500年前的特大城市!
  在這11324平方米范圍內,發掘出了182處史前房屋遺址、167座墓葬、725個灰坑及陶、石、銅、玉石器上萬件。初步考古結果顯示,麥坪或許是4500年前大渡河流域的中心城市。
  麥坪遺址位於我市漢源縣,包括獅子山遺址、龍王廟遺址、大地頭遺址、麥坪遺址、金鐘山遺址、擺魚遺址、姜家屋基遺址等多處遺址,整個遺址的面積超過10萬平方米,而位於漢源縣大樹鎮麥坪村的遺址最具有代表性。
  專家稱,麥坪遺址的石棺葬有蓋無底,明顯不同於三星堆文化,也不同於巴蜀文化。但有專家認為,寶興、荥經、漢源、石棉等縣,歷史時期就處於巴蜀文化與西南地區的石棺葬文化、大石墓文化的交匯地帶,史前時期更是文化的“漩渦地帶”,其往往會表現出各種文化相互交織的情況,對這一地區的發掘與研究,將有利於解決橫斷山區史前文化的交流和史前人群的遷徙等問題。
  “最早的街道雛形,獨特的房屋結構遺存都告訴人們,數千年前麥坪的繁榮景象。”市文物管理所所長李炳中告訴記者,最早的麥坪人來自何方,現在仍是一個謎。3000年以前是它的一個繁榮時期。這時候,麥坪文化已經開始受到蜀文化的影響,但還保持著自己的獨一性。秦漢以後,這裡人們的生活方式和墓葬以漢文化特性為主。
  李炳中說,麥坪遺址發現的大量細石器,為深入研究細石器提供了重要資料。這些資料也足以印證,當時的麥坪曾有諸多文化交流的痕跡,南來北往的文化交織更佐證了,4500年前,麥坪已經是一個重要的樞紐城市。
  李炳中說,四川地區的細石器主要集中在大渡河中上游地區、安寧河流域、岷江上游地區、雅砻江流域等地,但是各區域的細石器又表現出不同的特點,大渡河中游地區的細石器無疑是建立在“富林文化”的基礎之上,延續至戰國晚期。本次發掘出土的大量的細石器,對於進一步研究該區域的細石器打制技術、文化特點、內涵等方面具有著重要的作用。
  
  千年以前 樞紐已經形成
  如果說4500年前,雅安就已經作為重要的樞紐,那麼2000多年以前,這種優勢就更加明顯。
  今年2月以來,荥經高山廟墓群的考古發掘再次向人們展示出嚴道古城的繁華昌盛,以及古城身後悠遠的古道文明。
  記者看到過一本名叫《話說岷江》的書作。作者胡雪在這本書作中提及,遠古的雅安是一個‘交通要點’。”
  在胡雪眼中,雅安古道演繹輝煌的歷史文明。
  荥經大相嶺發現的遺存1900多年的官道證據——《何君閣道碑》,以及鑿於巖上的立體雙層古棧道,胡雪認為這是“交通要點”最有力的證據。
  胡雪說,雅安古道,與雅安所處的地理位置相關。遠古的雅安,是一“交通要點”,西與青藏高原溝通,西南與雲貴高原和南亞溝通。這一要點,是遠古人類交流、溝通機制的節點。而溝通的載體,又以茶葉和礦產兩大物資為始、為終。正是“要點”和“物資”,成就了雅安古道。也正是因為雅安古道,就在雅安地界上演繹了歷史上曾經神奇的人類文明。
  “人類早期的文化交流多是靠民族遷徙或戰爭、自然因素等形成的。”市文物管理所工作人員郭鳳武告訴記者,從許多出土的文物可以分析,早期的各種文化交流體現在器物上,最後慢慢演變成技術和生產方式的交流和融合。
  “雅安作為一個交通要點,它的地理位置自古就非常重要。”李炳中給記者講述了有一段關於荥經的輝煌歷史:
  古代麗水(今雲南麗江)地區盛產黃金,成為楚國西向移民的巨大動力。春秋戰國時期,楚王在楚雄和荥經兩地先後設立兩個移民總管作為他的代理人,管理黃金的開采和東運。荥經人都熟悉的岷山莊王就是荥經的代理人。
  春秋中期,楚國要將黃金東運至楚,山川間阻,路途遙遠。為此要選擇一個路途較近,既便於管理又方便運輸的地點,就以荥經最為適宜。
  荥經原是漢代蜀郡嚴道縣之地,秦漢時代的嚴道北與邛崃為近,應包括今天的雨城、天全、蘆山和荥經在內。這裡濱臨青衣江,是通往長江航運的起點,比楚雄東運便利得多。而且當時其西通麗水的陸路。《水經》中記載“若水出蜀郡旄牛徼外,東南至故關。”這個故關,是司馬相如征戰西夷時從零關道遷置的關。說明旄牛道就是古代由嚴道通往麗水的大路。
  李炳中說,由於特殊的地理位置,嚴道不僅東運便利,防御旄牛種的羌族入侵也比楚雄更有優勢。歷史、經濟、民族……種種原因致使古代的雅安擁有了重要的樞紐價值。
  
  古道縱橫 現代樞紐厚積薄發
  “古代南絲綢之路是由北向南,而茶馬古道由東向西,他們縱橫交錯,在雅安形成了一個交匯點。”李炳中說,古道的繁榮造就了南來北往的文化交流,才使得雅安至今留下了眾多的文化瑰寶。
  李炳中說,自古的兩條古道上,雅安都占據著重要的地位。一條是古“南絲綢之路”,另一條為川藏茶馬古道。而從大量的文物考古資料顯示,漢代以來經過荥經縣的“南絲綢之路”正與現在的國道108線荥經段相一致。
  胡雪認為,雖然現代交通技術取代了古道技術,現代路基淹沒了古道路基,但從古道走向分析,國道108線的前身其實質上就是這條曾經輝煌的古道。這條道,路面雖然幾經修築已經改變,但沿線大量的歷史遺存,不管是否已被挖掘出來,都是不可否認的。
  目前,川藏茶馬古道正在申報“國保”單位。申報過程中,專家對四川茶馬古道(雅安段)的年代進行了明確定性,確定茶馬古道雅安段始於秦漢,盛於唐。
  “這也絕不僅僅是以茶易馬而興的道路。”李炳中認為,川藏茶馬古道從歷史、文化、經濟等方面,對雅安的影響極其深遠。
  李炳中告訴記者,自古以來雅安還是中央政權需要控制的重要之地。西漢時期,西部的都尉,相當於省級建制就設在現在的蘆山。東漢時期,是漢王朝西蜀邊陲重鎮,是蜀郡西部的軍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還是民族交往的樞紐地帶。
  眾多專家認為,雅安是古代四川聯系西南夷、吐蕃等民族的交通要地。自秦朝以來歷代統治者加強對西南各民族的管理,在雅安境內開辟驿道,設置驿站。
  專家們認為,交通的發達對經濟的繁榮起著催化作用,古道上盛極一時的商旅文化可以見證。古代,雅安境內的古道驿站不僅是單純的郵驿傳遞或是軍旅需要,它還是經濟文化交流的大道,也是民族遷徙融合的走廊。
  結合歷史遺跡,《話說岷江》文中,胡雪更以“茶線索”、“銅線索”大膽假設:戰國時期的“七國爭雄”,應該為秦、楚、魏、趙、齊、燕、韓、蜀、巴之“九國爭雄”,而這條古道也正是冷兵器時期,秦征服巴蜀後,為一統天下大量鑄造兵器,為輸送銅礦而建的“帝國大道”。
  胡雪說,陸地交通,從遠古伴隨人類至今,即便航空時代的今天,仍然還顯得重要。
  在今天,諸多文化的交融,以及豐富的資源,成為雅安跻身次級樞紐城市的砝碼。四通八達的現代交通建設步伐更將雅安帶上一段嶄新的大道。
  通過多年的發展,目前雅安已經形成了以多條國道為主骨架,省道為大動脈,縣鄉村級公路為毛細血管的公路交通網絡。通過這一網絡,我們不但可以連接成都,連通甘孜、涼山;還可以前往樂山、眉山、阿壩;甚至在全市的各個方向,都有農村公路與相鄰的市州相連。
  樞紐建設指引下,雅州大地交通建設再掀熱潮:名邛高速建設如火如荼、雅西高速施工有序推進、雅眉樂高速籌備緊張進行,而成康高速、漢樂(漢源至樂山)高速公路等建設項目已經列入建設規劃……這些高速公路建設完工後,雅安七縣一區中不通高速公路的縣只有兩個。屆時,省內除阿壩之外,雅安通往其他周邊市州都將全部由高速公路連接。
  無論是川藏茶馬古道的起點,還是古“南絲綢之路”散落的瑰寶,還是作為自古以來的民族走廊,再到如今的中國西部經濟高地川西交通樞紐的構建……雅安,這座具有獨特區域位置優勢的城市,必將書寫新的精彩。

記者 周琦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