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代建築 >> 長沙市發現古遺跡,有360余口古井並出土了上千件文物

長沙市發現古遺跡,有360余口古井並出土了上千件文物

日期:2016/12/15 15:13:57      編輯:古代建築

考古工作人員在長沙萬達項目工地進行調查勘探。

  1月9日、10日本報曾報道了在長沙萬達廣場項目工地發現一處古遺跡。今天記者從長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了解到,古遺跡中共發現360余口古井,出土了上千件戰國至明代的文物,再次證明五一廣場周邊區域早在戰國時期就是長沙城重要中心。

  長沙萬達廣場項目位於長沙市一號文物埋藏區內,南起五一大道,北至潮宗街,東到福慶街、西長街,西臨湘江中路。去年8月初,在該項目考古調勘過程中發現水井、灰坑、灰溝以及土木結構遺跡等古代遺存。為配合基本建設,從8月初至10月下旬,長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對相關區域進行了搶救性考古發掘。

  據發掘現場負責人趙曉華介紹,第一階段對發現的360余口古井及灰坑等遺跡進行發掘。井口形狀有圓形、方形和不規則形,同時井壁有土壁、磚壁、木板壁等。其中以圓形土壁豎井居多,磚、木結構的井雖然數量較少,但其形制較有特點。井內出土了上千件文物,主要以陶瓷器為主,年代從戰國至明代均有分布。趙曉華說,“古井相當一部分作取水之用,說明古時這裡有為數不少的人活動。”此外,有漢代、魏晉、宋代等灰坑和灰溝10余個,專家推測部分可能為歷代形成的生活垃圾堆放點。第二階段主要對1個土木結構遺跡進行發掘。該遺跡體量較大,從北至南呈長條形分布。專家表示,初步認為土木結構遺跡始建於晚唐五代時期,其後經歷了不斷的廢棄與修整。關於它的性質,因資料還在進一步整理中,暫未有定論。

  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郭偉民表示,此次考古工作再次證明五一廣場周邊區域早在兩千多年前的戰國時期就是長沙城重要中心。趙曉華說,此次考古發掘為研究長沙城市沿湘江區域的遺跡分布狀況以及城市發展歷程、居民生活狀況、自然環境變遷等情況提供了可靠的實物材料。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