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中國古代建築 >> 為了搶救保護這一古建築群 設全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園

為了搶救保護這一古建築群 設全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園

日期:2016/12/15 1:29:40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
 

徐溝城隍廟、文廟位於清徐縣徐溝鎮西北方,這片琉璃瓦古建築群始建於金大定中期,距今已有800多年的歷史。

  為了搶救保護這一古建築群,2008年,清徐縣委托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對建築群制定專門的保護維修方案,並決定依托這片已成規模的古建築群和徐溝的獨特地理位置優勢,開發建設徐溝文化產業區,建設全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園。

    今年的重陽節,退休老教授翟光奎感覺到特別的開心,因為他剛從安徽泾縣桃花潭鎮政府那裡得知:該鎮兩處明代古祠不會被遷建至在建的旅游文化開發項目中,且鎮政府正在制定當地古建築保護規劃,對全鎮近百處古建築進行保護。

    評審活動結束回合肥後,翟光奎當即打電話給泾縣一位朋友,讓他對這兩個祠堂拍照留存。同時,他給主管省級歷史文化名鎮建築物的安徽省建設廳“一把手”專門去信,詳細陳述反對“異地重建”古建築理由。得到廳長“再組織專家論證”的回復後,他依然放心不下,又通過各種渠道去省建設廳及泾縣政府等地游說。

    去年7月,安徽建築工業學院退休教授、古建築專家翟光奎應泾縣桃花潭鎮政府邀請,參加名為“中國桃花潭文化藝術中心”開發項目的評審論證活動。得知項目有可能將鎮裡“兩個無人管且屋頂有點漏水的祠堂”遷移至項目規劃的“藝術中心”後,翟光奎當即表示反對。

    這兩個被旅游開發商“看中”的祠堂分別叫“前份祠”和“中份祠”,都是明代建築,“牆和主體梁柱均完好,只是一些梁、柃因為屋漏而有些霉變”。翟光奎堅稱,古建築是“不可移動的文物”,“一旦脫離了它賴以生存的自然和歷史環境,所包含的最重要也是最珍貴的歷史文化信息就會隨之丟失”。

    不會將這兩個祠堂移入“藝術中心”。桃花潭鎮一位張姓書記今天也明確告訴記者,鎮上“從來沒有異地改建古建築的想法”,不過對開發商是否具有類似計劃不得而知。今年8月起,桃花潭鎮已邀請安徽省建築規劃設計院,對該鎮近百處琉璃瓦古建築進行保護規劃,不允許古建築異地重建。

    文物保護,最關鍵和最難的是提高人們的認識,我希望這件事能起到這樣的作用。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