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中國古代建築 >> 搶救珍貴古建 讓文化遺產綻新顏

搶救珍貴古建 讓文化遺產綻新顏

日期:2016/12/14 21:23:52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
 “在晉中,一磚一瓦甚至一粒沙子都包含著厚重的文化”。著名文化學者馮骥才的評價,足以說明晉中文化的深厚底蘊,而支撐這深厚文化底蘊的,正是晉中市豐富的文物資源。

  晉中是文物大市,全市共有不可移動文物5538處,其中古建築存量最大,超過總數的三分之二。隨著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古建築的傳統使用功能逐漸弱化,缺乏保護維修的古建築多數破敗不堪,部分甚至瀕臨損毀。
搶救珍貴古建 讓文化遺產綻新顏
2015年,晉中市成立了由副市長任組長的晉中市古建築搶救保護工作領導小組,制定了《晉中市古建築搶救保護工作方案》和《晉中市“十三五”期間木構古建築維修計劃》,大幅提高文物保護資金投入,將用5年時間,完成全面排除市級以上文物保護單位險情,對重要縣保單位和價值較大的古建築類未定級不可移動文物的搶險修繕的目標。去年,晉中市古建築維修專項經費1353萬元修繕26項工程。今年,截至發稿前已申請資金1424萬元,用於19個古建築維修項目。據不完全統計,晉中“十二五”期間各級財政投資超3億元,社會資金投入文物保護工程近4000萬元,實施各類文物保護工程170余項,一大批瀕危古建得到維修,藏品生存環境得到改善,文物安全防護能力得到加強。
修繕項目一:平遙清涼寺保護修繕工程
清涼寺位於平遙縣卜宜鄉永城村北,創建於元至正二年(1342年),明隆慶五年(1571年)修繕。寺院坐北朝南,兩進院落,現存建築有山門、中殿、正殿(七佛殿)、東西廊房、僧捨、配殿。2006年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平遙清涼寺保護修繕工程於2016年2月開工,由平遙縣古建築工程有限公司實施,目前主體建築維修基本完工。
修繕項目二:壽陽松羅院保護修繕工程
壽陽松羅院位於壽陽縣平頭鎮董家莊村,創建年代不詳。據碑文載,清道光三年(1823年)重修。坐北朝南,一進院落布局,中軸線由南向北建有戲台、正殿,兩側為東西配殿、東耳房。現存正殿為宋代遺構,余皆為清代建築,2004年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壽陽松羅院保護修繕工程由山西省古建築集團有限公司實施,2014年8月開工,2016年8月竣工。
修繕項目三:介休廣濟寺正殿保護修繕工程


廣濟寺位於介休市義棠鎮師屯北村。始建於唐代,明清時屢有修葺。寺院坐西朝東,一進院落布局,中軸線現存山門、正殿,兩側分布南北配殿,為元明清遺構,1982年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廣濟寺正殿修繕工程由山西朝傑古建築工程有限公司實施,2016年2月開工,5月下旬竣工。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