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中國古代建築 >> 加強河南文化遺產的保護與開發_中國文物網-文博收藏藝術專業門戶

加強河南文化遺產的保護與開發_中國文物網-文博收藏藝術專業門戶

日期:2016/12/14 21:33:47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


  文化遺產是一個城市的歷史和文脈,是城市擺脫“千城一面”的稀缺資源。無論是有形的建築遺址,還是無形的民俗節慶,都是文化遺產。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凝聚著城市文明精粹的文化遺產成為調節城市文化生態環境的關鍵要素和建設現代化城市的有機組成部分。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歷史文化是城市的靈魂,要像愛惜自己的生命一樣保護好城市歷史文化遺產。”河南歷史悠久,歷史文化遺產極為豐富,如何在城市化的進程中保護好文化遺產,延續文化遺產的文化信息,實現歷史傳承與現代發展的有機融合,協調文化遺產的保護開發與區域經濟發展的矛盾,是一個需要認真研究的重要課題。
  樹立保護先行的理念。在城市化的進程中,我們更多地重視經濟建設而忽視文化傳承,重視技術運用而忽視文化遺產在城市建設中的地位和作用。由於缺乏對文化遺產保護先行的理念,忽視了城市發展的根源,把歷史與現實割裂、傳統與現代對立。文化遺產的不可移動性和不可替代性決定了其保護與開發不可因為一時的經濟需要,以犧牲歷史文化遺產為代價。城市發展與文化遺產保護發生沖突時,無論是國家還是地方,經濟利益都應做出必要的讓步。如南京的明城牆、西安的唐城牆、開封的宋城牆、北京的清城牆都是以保護為先,成都的寬窄巷子、福州的三坊七巷等歷史文化街區也都完整地保存了下來。
  拓寬文化遺產開發的投融資渠道。文化遺產絕不是財政的包袱,而是社會、經濟效益兼備的事業,利在當代,益及後代。在許多文化遺產資源豐富的城市,由文化遺產帶動的相關產業已經成為當地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資金不足是困擾文化遺產開發的一大難題。針對這一問題,一方面政府可以加大對文化遺產產業開發的投入力度,發揮專項保護資金的作用,對於重點項目重點支持,對於一般項目持續支持;另一方面還可以廣泛吸納社會資金,投入到文化遺產的保護開發中去。在嚴格保護文化遺產的前提下,政府還可以制定優惠的投資政策,以合作、合資、租賃經營的方式吸引資金,加大對旅游產業的投入力度。同時,文化遺產的開發通過產業化的運作方式所帶來的經濟效益,也可以通過稅收等形式返還到持續保護和開發中去,如設立基金會,為文化遺產的保護、研究、開發提供經濟基礎。
  強化文化體驗的重要作用。文化是文化遺產的精髓,是它的精神所在,對文化的追求和感悟是人們面對文化遺產時最深層的體驗。在文化遺產的開發中,文化體驗、文化創新尤為重要。開發文化遺址,可以通過完善的遺產解說系統、先進的遺產展示方式、參與性的文化體驗活動等揭示遺產的文化內涵,既要全方位地開發包括文化景觀、文化產品、文化演繹在內的多層次的體驗產品,還應就文化自身價值的多元化進行深入挖掘。要讓遺址資源通過藝術化的展示和演繹被游客感知和欣賞,並與文化和遺址本身相互呼應。強化文化遺產吸引力的重要方法是建設參與性的旅游活動項目,將游客旅游過程中靜態地欣賞變為動態、積極、主動地參與娛樂,加強游客的感知效果,真正將項目設計與游客體驗有機結合。大型實景演出《禅宗少林·音樂大典》、《大宋·東京夢華》等都是這類項目的成功范例,當前旅游景點應該更多地設計創新這類項目。
  制定符合城市特色的開發戰略。文化遺產是城市的特色,是一座城市區別於其他城市的重要之處,城市的古建築、古街道就是城市的歷史和文脈。一座現代化的城市,除了鋼筋水泥,還要有歷史文化。比如提起北京,人們會想到故宮;提起西安,人們會想到兵馬俑;提起蘇州,人們會想到園林;提起杭州,人們會想到西湖和雷峰塔。因此,要從城市整體發展角度透視文化遺產的利用,制定符合城市發展特色的開發戰略,既滿足城市發展,又為保護文物古跡、歷史街區創造條件。歷史文化名城的古城之中可能有許多不屬於文物保護單位和歷史文化街區的區域,但這裡的城市建設也要延續歷史文化名城的風貌特色。歷史文化名城的非歷史傳統地區,即城市新區的建設也要符合自己的城市特色,避免“千城一面”。對有深厚歷史文化傳統的歷史文化名城來說,應該尊重歷史傳統,延續歷史傳統,展現與歷史相聯系的城市特色。河南的歷史名城、古城尤其多,對於文物保護單位遵循不改變文物原狀的原則,保存歷史的原貌和真跡;對於代表城市傳統風貌的典型地段,保存歷史的真實性和完整性;對於歷史文化名城,不僅要保護城市的文物古跡和歷史地段,還要保護和延續古城的格局和歷史風貌。目前,“一帶一路”戰略和南水北調工程為河南文化遺產的保護和開發帶來了巨大的歷史機遇和發展空間。河南在“一帶一路”中承擔著東聯西進的樞紐功能,鄭州、洛陽等城市是重要的節點城市;“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涉及各類文物點330處,丹江口庫區中線總干渠區域文物古跡眾多、文化遺存等級較高、文化內涵深厚、年代跨度較長,可謂一部珍貴、生動的“中原文明編年史”。河南歷史上遺留下來的一磚一瓦、一城一街等文化遺產都有豐富的人文內涵,既是物質財富也是精神財富,思考和研究如何保護和利用這些文化遺產,是城市發展的迫切需要,更是歷史賦予我們的神聖責任。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