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巖古鎮:狀元蹄花滿街香
日期:2016/12/14 9:58:39   編輯:古代建築史
一個曾因《尋槍》而登上娛樂頭條的西南小鎮,一個明清兩朝貴州省內車馬驿站的重要樞紐,一個因往來商賈而漸漸繁華的小鎮……
一個滿是縱橫四方青石板路和彎曲狹長的建築風格,這裡是距離貴陽市僅僅29公裡的地方——青巖古鎮,一個因狀元蹄、雞辣角、豆腐圓子、糕粑稀飯而讓我不斷想起的地方……
青巖古鎮
這裡曾因《尋槍》而名噪一時陰沉的天空,黯淡的青色石板,悠長的巷道,老舊的牌坊。不明媚,不鳥語花香,沒有艷遇,沒有穿鎮而過的涓涓細流,沒有夜色下的霓虹閃爍,也沒有太多買醉解千愁的酒吧。
只有那青蒼蒼一片,仿佛記憶中的老照片,質樸而滄桑,也許這樣的簡單古樸更能喚起我們內心遺失了太久的寧靜。
石頭壘就的房屋青巖本是山名,是花溪大將山山脈南頭的一座山,山崖呈黛青色,所以才叫青巖。青巖古鎮的石材資源豐富,因此鎮上的建築物多用石片當瓦,石塊壘牆。
讓我難忘的不是那些廟宇或者故居,而是這狹長的青石板巷道,總覺得巷子深處藏著歲月流過的彷徨。
電影《尋槍》裡,姜文在這狹窄悠長的背街裡瘋癫暴走,攝影師也跟隨著他的腳步而上下左右晃動著鏡頭,讓人不安和緊張。
倘若不是當地人的細心提醒,我們就會錯過了萬壽宮戲台上的橫梁木雕。
幸好文革時期當地居民的保護,才免於受損。目前依舊清晰可見精美的木刻栩栩如生地演繹著“鴻門宴”、“十面埋伏”、“四面楚歌”等歷史典故。
600多年歷史的青巖古鎮,除了沿襲了明清遺風下的精致蜿蜒的建築風格,也用幾百年的時光熬制出了這些讓人垂涎的美食。
狀元蹄
不當狀元,也要嘗一嘗這肥而不膩糯香滋潤的狀元蹄。十余種名貴中藥入味,經文火溫煨精心鹵制而成的鹵豬蹄,以內青巖古鎮的清代考試趙以炯食用之後高中狀元而聞名。吃了豬“蹄”,金榜“題”名。這樣好的兆頭,難怪之後家家戶戶代代相傳,成為了青巖古鎮的一大美食文化。
青巖玫瑰糖
問世已經一百多年,相傳一天平正寬在街上看到一個小孩叫賣玫瑰花瓣,於是他想玫瑰花香味誘人,摻在糖裡香香甜甜,定然好吃。於是他就買了玫瑰花切碎加入碗兒糖舂成蜜餞,用陶缽裝上在太陽下曬干,然後用糯米和小麥制成麥芽糖稀,加上芝麻、核桃仁、砂糖和玫瑰花蜜餞,拌勻之後切成薄片,便成就了玫瑰糖。
雞辣角
其實就是雞辣子醬,平時作為下飯菜。地道的雞辣角夠辣夠香,基本很少見到骨頭。春節時以當年仔公雞油爆後加醪糟、高湯、當地糍粑辣椒慢火炒制,經發酵而成,所以可以長期保存。
血豆腐
和我們時常見到的軟軟方方的血豆腐不同,青巖的血豆腐長得像黑乎乎的饅頭。據說明代有一土司的廚師做飯時,不慎將雞血灑在豆腐上,廚師把那塊豆腐取出放置爐火旁,幾天後,沾了血的豆腐被煙熏火燎成半干硬塊。有天晚上廚師覺得疲乏於是無意拿起這豆腐一聞,頓時覺得香味濃郁,後來切成薄片炸了下酒味道無比鮮美。於是青巖古鎮便有了做血豆腐的傳統。
糕粑稀飯
先看到蒸壺上白花花一團,藕粉、黏米和糯米的混合物,之後是許多白白絨絨的小團子,最後是一碗摻了紅豆、黃豆、雲豆、芝麻、花生、果脯、玫瑰水的甜品,清香、爽口並且營養豐富,這就是糕粑稀飯。
玫瑰冰粉
用當地井水做成的玫瑰冰粉,透著一股天然的沁涼。調冰粉的玫瑰糖水是用紅糖加井水熬制,放入青巖糖漬玫瑰和鮮薄荷汁,於是吃起來清涼爽口,唇齒間也留著芬芳的玫瑰香味。
豆腐圓子
先將上等黃豆磨成漿,摻上少許菜油腳子做成豆腐,再放入特制的由花椒、八角、茴香、桂皮、草果、山柰配成的五香粉,然後揉捏豆腐圓子入鍋油炸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