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代建築史 >> 華夏│台兒莊在硝煙記憶中訪古尋今

華夏│台兒莊在硝煙記憶中訪古尋今

日期:2016/12/15 0:35:55      編輯:古代建築史

聽到“台兒莊”這個名字,許多人最先想到的就是著名的台兒莊戰役,這曾出現在歷史課本裡被反復講解的戰役,給人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進而變成了台兒莊最重要的標簽。然而沒有真正到過這裡的人,卻很少知道台兒莊其實還是一座壯麗而寂靜的古城,而且很適合休閒度假。這在戰爭遺跡上重建起的古城,承載著厚重的記憶與故事,也讓到達此處的人在回顧歷史的同時,創造出了全新的生活方式。

從北京乘坐高鐵兩個多小時就到了棗莊,一出站看見附近滾動海報上寫著大大的“江北水鄉”的字樣,那形容的便是台兒莊了。到達的這一日陽光明媚,棗莊給人的第一印象就是清新安靜,宛若江南的小鎮,然而並不潮濕的空氣又提醒著我們依舊身在北方。駕車沿著暢通無阻的道路行駛,道路的兩旁栽種著蒼翠的樹木,遠處有連綿的山巒,視野空曠遼闊,然而這些都比不了當你真正站在台兒莊古城前,那一刻所望見的景象——靜靜伫立的古城鄰著寬闊的運河,由一塊塊灰磚壘起來的城牆向兩邊延伸開來,此時的我們還窺不到城中是什麼模樣。正中央的西城門牆體上寫著“台兒莊”,此外城門樓上還掛有兩塊木制匾額,金色的大字寫著“天下第一莊”和“中華古水城”,這都是台兒莊自古時便贏得的美名。

走過石橋、跨過護城河便進城了,放眼望去城中鋪散著許多條街道,依次坐落著的全是別具一格的房屋,有粉牆黛瓦的徽派建築,有看上去頗有年頭的石頭房子,也有雕工精致的木制房屋,比起站在城外仰望城門樓時感受到的蒼勁,城裡的風景則婉約多了。沿著凹凸不平的石路尋找客棧,途中多次被兩旁的店鋪將目光吸引了過去,散發著濃濃酒香的太白酒坊無比誘人,門外懸掛著的酒旗隨風輕輕飄起,仿佛在無聲地招攬客人,真的很難管住腳步不走進去嘗一杯呢。和城中的導游聊過之後才了解,台兒莊古城裡的建築物,在慘遭戰爭損毀後,只有兩處無跡可尋,其余全部是近年來,按照史料記載或是老照片重建起來的,盡量做到了還原古城本來的樣子。如今,古城只對游客開放了三分之二,未開放的部分還在修建中。而為了疏導客流,古城的東門也在今年的“五一”小長假被打開了。

漫步在古城中總能遇見穿城而過的河水,這便是世界上最古老運河之一的京杭大運河了。京杭大運河大勢走向為南北,卻唯獨在途經棗莊這一段呈東西向,成為其最大的一個東西彎道。而台兒莊古城中所完整保留的這3公裡古運河河道,是京杭大運河唯一存留下來的部分,亦被譽為“活著的古運河”。棗莊是京杭大運河從江蘇進入山東後經過的第一個城市,可以說是位於南北交界線上的這裡,既擁有著北方的遼闊蒼勁,也融入了屬於南方的別致婉約,而這南北相融的氣質在台兒莊古城中被體現得淋漓盡致。

因運而興的台兒莊在古時是漕運重地,繁榮時期曾有過“商賈迤逦,一河漁火,歌聲十裡,夜不罷市”的景象。南來北往的商運船只匯聚於此,想要通行大約需要一個月的時間,商人們在此停留,久而久之便形成了氣候,許多人甚至建造起了房屋,把台兒莊當成了他們另一個家,這也就是為什麼古城中的建築風格迥異而繁多。粉牆黛瓦馬頭牆的徽派建築、雕欄玉砌的京派建築……這裡同時存在著8種建築風格,卻只讓人感覺豐富,沒有絲毫的突兀。

根據史料記載和老照片所重建起的房屋,有些作為古跡供游客參觀,有些雖然換了主人但依舊繼續著當年的行當,有些則完全變換了內容。由古城西城門沿河向南,途經步雲廊橋,行至“水陸通街”前,遇見的第一座古建是參將署,這是一座官式建築,俗稱“大衙門”,始建於1683年,是清朝正三品參將行署,參將負責管轄運河河道的工程防護和漕運治安,由此可見當年朝廷對漕運重地台兒莊的重視。參將署的對面還立有一面雕工精良的照壁,上面雕刻著一只以珠寶為食又在觊觎太陽的貪獸,以此告誡官員不可有貪念。而如今重建後,參將署有了一個新的名字——台兒莊古城重建博物館。

廟堂式建築翠屏學館是一所始建於清朝乾隆年間的私塾,1938年毀於戰火,如今在原址上重建。光緒年間,台兒莊古城內的私塾不只這一所,共有32處之多,曾培養出不少文化名人,辛亥革命志士尤民、詩人賀敬之、歷史學家胡繩武等都是台兒莊私塾教育體系的受益者。

晉派建築扶風堂為萬家所建,因此又被俗稱為萬家大院。萬家於清朝康熙年間由山西幾度搬遷,最終來到台兒莊,因漕運而發跡,鼎盛時期擁有店鋪商號20余家。而這座萬家大院,以四合院為基礎結構,采用青磚瓦的梁柱式磚木體式,樓高院深,設計精巧,雕刻考究。其中共有60多間房屋,豪華程度堪稱台兒莊之最。台兒莊戰役期間,作為掩體最終遭到轟炸,如今的扶風堂是在原有的地基上重建起來的。

台兒莊古城的重建計劃中,最為難得的一點是,不只將老房子復原,同時把古城所賦有的文化記憶注入其中,古建承載記憶,文化令古建變得豐滿,以這樣一種相輔相成的形式,保護著古城的實體和靈魂。謝裕大茶行是一座外觀精美的木雕茶樓,門口立有一個十分醒目的大茶壺雕塑,途經時店員正攀在梯子上刷洗大茶壺。茶樓的原建築毀於戰火,由於是全木質結構,大火三天不滅,如今在原址上重建起的謝裕大茶行已不再只是一座茶樓,還是茶藝文化展示區,展示著台兒莊獨特的茶文化。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