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代建築史 >> 世界瀕危文化遺址——山西碛口古鎮

世界瀕危文化遺址——山西碛口古鎮

日期:2016/12/14 9:42:37      編輯:古代建築史
    碛口是一個還不被很多人熟知的名字,作為一座沉默已久的古鎮,它於2005年被確定為我國的第二批歷史文化名鎮之一,同年,它還獲得了一個級別更高卻不容樂觀的稱號:世界文化遺產基金會將碛口公布為世界百大瀕危文化遺址之一。
    碛口古鎮位於晉陝大峽谷中段,呂梁山西麓,山西省臨縣境內,黃河與湫水河交匯處。黃河在這裡陡然變窄,形成一段布滿暗礁的河道,大量的商船在這裡要靠岸轉運貨物,造就了碛口這個重要的晉商碼頭。古鎮背靠臥虎山,面臨黃河和湫水河,水陸交通便利,從清代乾隆朝到二十世紀三十年代末的二百多年是碛口的鼎盛時期。在此期間,碛口被稱為晉陝大峽谷黃河沿岸的第一鎮,也稱晉西第一鎮。在黃河水運走向衰落之後,碛口基本上處於一種封閉、貧困的狀態。直至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末,碛口才引起吳冠中等藝術家的注意,被重新“發現”。說起古鎮,人們會自然地想起周莊、同裡、烏鎮,似乎古鎮只存在於江南水鄉,其實,在北方內陸的黃土高坡上,也完整地保存著碛口這樣風貌完整、文化內涵豐富的古鎮。

在北方內陸的黃土高坡上,也完整地保存著碛口這樣風貌完整、文化內涵豐富的古鎮。
中國網圖片庫丁衛/攝
  碛口古鎮的主街沿河隨地勢而建,店鋪出門便是碼頭,貨物運輸十分方便。中國網圖片庫丁衛/攝
  這裡的院落大多依山而建立。中國網圖片庫丁衛/攝
  在碛口,許多建築下屋窯洞的窯頂便是上層院落的院子,最高的有五層窯洞。中國網圖片庫丁衛/攝
碛口建築的窯臉有的有“明柱廈檐”,有的是“沒根廈檐”,從窯腿上部伸出石質的挑檐枋,
用挑檐支撐木質屋檐而沒有柱子。中國網圖片庫丁衛/攝
  李家山村位於碛口古鎮南3公裡處,被著名畫家吳冠中稱為漢墓,他說:“從外部看像一座荒涼的漢
墓,一進去是很古老講究的窯洞”。這裡相對封閉,就像與世隔絕的桃花源。中國網圖片庫丁衛/攝
  黑龍廟是碛口商人唱“願戲”的重要場所。中國網圖片庫丁衛/攝
  古老的磨盤守候在這裡,靜靜地訴說著那些過去的故事。中國網圖片庫丁衛/攝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