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品中式園林的詩意畫境
日期:2016/12/14 22:12:23   編輯:古代建築史因為與詩畫藝術水乳交融,中國古代向來把園林看成是一首詩或一幅畫。而無處不在的詩畫藝術,正是中國古典園林藝術的獨特風格。
山石生情
在中國園林中,經常可以看到許多奇形怪狀的山石,有的堆在一起,有的單獨擺設,幾乎到了“無園不石”的地步。這與中國自古以來的“愛石”傳統有關。蘇州留園裡有一間院捨取名為“揖峰軒”,意思就是向石頭禮拜。
愛石來源於愛山。孔子曾說“仁者樂山”,石是“山骨”,在園林的小天地裡不能再現完整的山,便用石頭作出山根坡腳,使人由此聯想到完整的山。這就是片山有致的意思。有時園林空間小得連作山根坡腳的地方也沒有,就擺上幾塊山石作象征,是寸石也可生情了。
山石是園林中的重要景觀。北京中南海的靜谷、蘇州環秀山莊的石山、無錫寄暢園的八音澗、揚州個園的四季假山等,都是古人疊石造山的傑作。
樓閣風采
唐詩有“欲窮千裡目,更上一層樓”的名句。樓閣是自然風景名勝和園林中經常出現的景觀。人們登樓遠望,開闊胸襟,還可發思古人幽情。幾乎每一著名樓閣都留有著名的詩文,如唐朝王勃的《滕王閣序》,宋朝范仲淹的《岳陽樓記》等等,都是千古絕唱。
皇家園林經常把各地風景名勝的意境和形式再現出來,叫做“移天縮地在君懷”。那些著名的樓閣當然也是“縮移”的對象,如避暑山莊的煙雨樓模仿了嘉興南湖的煙雨樓,頤和園昆明湖裡的幾個島嶼建築則分別取意於武漢的黃鶴樓與贛州畔的滕王閣等。
絕大部分樓閣是為配合園林景觀而建造,如頤和園的山色湖光共一樓,蘇州留園的明瑟樓、曲溪樓,獅子林的暗香疏影樓、問梅閣,拙政園的見山樓、浮翠閣等。這些樓閣都是所在園林局部的主景,對於形成各園的特色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