嶺南第一狀元莫宣卿狀元文化研究會11日在莫宣卿故鄉廣東封開縣河兒口鎮掛牌,並同時成立封開縣莫氏宗親理事會。
有學者現場表示,莫宣卿狀元文化研究會的成立,可對狀元文化進行廣度和深度的研究,對弘揚狀元文化、挖掘廣府文化都有積極的意義。
封開是嶺南文化和廣府漢族地域文化和白話(廣府話)的發祥地,也是中原文化與嶺南文化、西方文明與中國傳統文明交匯較早的地區之一,曾經是西江流域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莫宣卿為遺腹子,母親梁氏因家境困難,改嫁開建縣(今封開縣南豐鎮)莫及芝。據載,唐大中五年(公元851年),年僅十七歲的莫宣卿成為廣東第一位狀元,也是兩廣第一位狀元,亦是中國開科取士科舉史上最年輕的狀元。
莫宣卿及第後出任翰林院修撰,賜內閣中書大學士,後奉母攜眷赴台州上任,病逝途中,葬於故鄉。唐懿宗鹹通九年(868),封州刺史李邦昌上奏唐懿宗,敕封莫宣卿為正奏狀元,谥“孝肅”。
莫宣卿的後代繁衍興旺,僑居國外的莫宣卿後裔近10萬人,生活在國內的莫宣卿後裔超1500萬人。每年莫宣卿狀元誕辰,來自海內外的莫宣卿後裔都會到故鄉莫宣卿墓和狀元祠參拜先祖。
學者研究表明,莫宣卿開啟了後世學風,成為嶺南學子勤學成才的典范,對嶺南文化的發展影響深遠。
目前,莫宣卿的故居已被列為旅游區,並計劃建設狀元草堂景區,打造狀元品牌,以文興旅,以旅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