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代建築史 >> 青年畫家創新筆法巧接國畫與昆曲

青年畫家創新筆法巧接國畫與昆曲

日期:2016/12/14 20:14:39      編輯:古代建築史
      蘇大藝術學院、雨村美術館聯合主辦的“戲墨·吳明艷國畫小品展”,昨天在園區月光碼頭月光八號畫廊開展,25幅參展作品創新筆法,將國畫小品與昆曲藝術巧妙“嫁接”在一起,吸引了不少業內人士和普通觀眾的眼球。
      供職於蘇州文化藝術中心金雞湖美術館的青年畫家吳明艷,在蘇大攻讀碩士期間接觸了昆曲演出,使她瞬間愛上了這種戲曲,於是萌生了把昆曲人物畫下來的想法。但繪昆曲人物並不容易,因為昆曲角色的眼角總是往上吊起,如實畫出來就顯得“凶”,不往上吊起又不像是昆曲人物。經過三年的反復嘗試,無師自通的吳明艷終於獲得了成功,她說,秘訣就在她把眼睑的長短比例關系跟舞台人物倒了過來,舞台人物是上睑長、下睑短,她的作品卻是上睑短、下睑長。
     此前,蘇州國畫作品題材以山水、花鳥、普通人物等為主,繪制戲曲人物的主要是赴北京發展的潘裕钰。省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市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兼秘書長徐惠泉認為,蘇州書畫要發展,不能只盯著大路貨題材,吳明艷創新筆法,用國畫小品展現昆曲人物,給了大家很好的啟發。
      另據了解,“戲墨·吳明艷國畫小品展”將持續到18日,免費開放,每天開放時間為12時30分至20時30分。
       又訊 應廣大觀眾要求,原定昨天結束的蘇州美術館“色·愛”吳繼濤(顏文樑入室弟子)油畫作品展,將延期到14日結束。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