魁北克古城
日期:2016/12/14 18:41:07   編輯:古代建築史 朋友建議我,加拿大東部之行一定要去魁北克市。他說,魁北克市是加拿大的第一座城市,是北美唯一一座有城牆的城市。你可以與蘇州古城比較一下,體驗不同風格和韻味的古城風貌。經朋友這麼一說,我們加拿大東部之行,首站就選定魁北克市。
魁北克果真是一座名副其實的歷史文化名城。我們從下城走到上城,觀賞著17世紀的古老教堂、修道院、商鋪。石板鋪就的狹窄彎曲的街道和造型各異的法蘭西風格的民居,仿佛有一種穿越歷史的感覺;我們又從芳提娜克古堡酒店、星形城堡來到戰場公園、聖勞倫斯河邊,似乎聞到這裡曾經的戰火硝煙。古城、古跡、遺址保留如此完好,讓人感到驚歎!
魁北克古城牆總長4.6公裡,平均高3米,城門高25米,灰色石塊砌成,古樸又堅固。站在城門上,我自然而然地想到我們蘇州的古城牆。引以為豪的是,蘇州古城牆比這裡的高,比這裡的長,更比這裡的歷史悠久。
魁北克的古城是怎樣保護下來的呢?在戰場公園我們了解到:魁北克原為印第安人居留地。1608年,一名叫桑普蘭的法國探險家來到這裡,建立殖民地,開始了法國在加拿大的統治。法國人選在聖勞倫斯河北岸建城,整個城市分為“上城”和“下城”。上城建在岬角峭壁上,主要是宗教活動區和殖民行政區,以古城堡為中心,修築防御城牆;峭壁下面一塊狹長地帶稱之為下城,是港口、貿易區和民居。魁北克市的現代化建設在新城,新城緊挨著古城。那裡高樓林立,馬路寬闊,商業繁榮。而古城有幸被完好地保護下來了。據說,很早以前為了拓展城市,很多人提出拆除城牆,但都遭到干預。19世紀70年代,地方長官達費林爵士在一份保持城市傳統的提案中建議政府:“盡管城牆和要塞已經喪失了防御價值也不要拆除它們。”從而明確了古城歷史遺跡區的地位,為舊魁北克創造了開發旅游業的潛力。如今,魁北克已成為北美著名的旅游城市,每年接待游客500多萬。魁北克人保護古城的指導思想很明確:城市擴張只能在城牆外,牆內格局不變。“慎拆”和“整舊如舊”是重要原則。導游告訴我們,街道可以修補,建築可以加固,屋內可以裝飾,但室外房屋的大小、高矮、形狀、顏色嚴禁改動。
說到留住文化記憶的方式、建築的循環使用,魁北克人有其獨特的辦法和創意。在戰場公園旁邊,有一座魁北克藝術博物館,是由三座不同風格的建築有機組合在一起的,中間是一座具有現代風格的玻璃屋頂建築,它巧妙地將東邊的一座19世紀的洛可可風格的老博物館,與西邊的由舊監獄改造成的新館連接在一起,給人的感覺既富有現代感,又保留了19世紀建築的原有風格。巧妙的構思令人稱奇。
我們在魁北克那天,正巧遇上搖滾音樂節。古城內搭起了露天舞台,熱鬧非凡。據說,魁北克地區有27所高等教育機構,20多座博物館,有許多視覺藝術家從事繪畫、雕塑、銅版畫、攝影、動畫和演出活動。一年四季有名目繁多的音樂藝術節。有高水平的交響樂團,多個音樂學院、劇場。世界級搖滾樂手席琳·狄翁、柯瑞·哈特和無帽子樂團都出在魁北克。我想這一定是一種浸入到骨髓裡的文化積澱與傳承,才有魁北克今天文化藝術的繁榮。
臨離開魁北克時,我們登上一棟31層高樓的觀景台,再次眺望夕陽下的魁北克古城。我想,現在中國很多地方都在恢復保護古鎮、古街坊,魁北克古城保護經驗值得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