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中國古代建築 >> 北京圓明園周邊4村整體搬遷 園外建博物館

北京圓明園周邊4村整體搬遷 園外建博物館

日期:2016/12/15 1:21:00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

  今年,海澱區將加快“三山五園”歷史文化景區建設,圓明園周邊,福緣門等4個村莊將整體搬遷,恢復歷史風貌。香山腳下的買賣街、煤廠街改造也將在年內啟動。

    3到5年環境徹底改觀

    三山五園是北京西郊沿西山到萬泉河一帶皇家園林的總稱,主要包括香山靜宜園、玉泉山靜明園、萬壽山頤和園、暢春園和圓明園。區域總面積68.5平方公裡,與北京舊城面積62.5平方公裡基本相當。

    三山五園區域內散落著100多處文物古跡,歷史文化價值彌足珍貴。但其周邊環繞的40個“城中村”,卻和這裡的環境風貌形成了強烈反差。

    按規劃,三山五園歷史文化景區將重點打造“三軸、兩核、九重心”。所謂“三軸”,一是清華西路―頤和園路―香頤路歷史文化展示軸;二是京密引水渠―頤和園―南水北調蓄水池―昆玉河水系景觀展示軸;三是香山―巴溝地鐵西郊線為主的田園風貌展示軸。三條景觀軸線將海澱山前、山後地區,西山、玉泉山和中心城區聯絡在一起。

    “兩核”,一是以“頤和園―圓明園”為中心的兩園核心區。這片區域將以圓明園考古遺址公園的全面整治、提升世界文化遺產頤和園的保護、維護為重點,並對兩園周邊環境進行全面整治。一是以香山為中心的香山核心區,以生態涵養、歷史風貌恢復和重塑休閒宜居環境為主要任務。

    所謂“九重心”是指九大重點措施,包括圓明園周邊環境整治、香山中心地區環境整治、頤和園保護、維護建設等。

    海澱區表示,要用3到5年時間使三山五園地區的環境面貌得到徹底改觀,歷史風貌得到恢復。

    圓明園外建博物館

    今年,圓明園、頤和園、香山周邊的城鄉結合部環境整治將全面啟動。圓明園周邊,一畝園、福緣門、水磨、二河開等4個村將整體搬遷,騰退出來的區域將恢復其傳統的歷史風貌。

     如一畝園、福緣門地區,緊挨著圓明園的大宮門,現在是一大片密密麻麻、低矮的樓房。改造後,這片區域將全面恢復大宮門片區的歷史建築、水系、道路、廣場;大宮門西側將布置國家級的博物館、數字體驗中心和游客接待中心。水磨、二河開地區,位於圓明園東牆外,通過環境整治將亮出園牆,同時這片區域還將以“夢幻圓明園”為主題,規劃建設一處大型演藝場所。

     另外,騷子營、大有莊等周邊自然村落也納入了環境整治范圍,是整體搬遷還是就地改造,尚未最後確定。海澱區規劃部門介紹,三山五園地區村民搬遷安置用地的選址工作正在進行,初步提出在西北旺鎮唐家嶺地區進行搬遷安置。

     頤和園北宮門地區,即青龍橋、中央黨校西牆外的環境整治也將啟動。海澱區將對“海澱三鎮”中惟一現存的青龍橋古鎮風貌進行修整和恢復,結合小清河治污和濱河綠帶建設,適當配置傳統文化產品展示、交易街區。

     香山買賣街今年改造

     作為環境整治工程的一部分,香山腳下的兩條著名古街――煤廠街和買賣街也將在今年啟動整體改造。

     煤廠街和買賣街均建於乾隆15年,兩條街長度都在1公裡左右,前者過去是守衛靜宜園八旗官兵的駐地,後者是八旗官兵購買東西的商業街。經過260多年的歷史滄桑,現在的煤廠街和買賣街,雖然很多地方的地基石、台階、鋪路條石等還是上百年前的老物件,但街道整體風貌卻發生了很大的改變。

     按照改造方案,買賣街將在不大拆大建的基礎上,實施整體的修繕整治和業態調整。民居和商鋪外立面修繕後將體現清代建築風格,買賣街也將轉型成類似於琉璃廠的文化產業街。

     香山其他地區如公主墳、塔後村等,將通過小規模漸進式的更新,突出山林古鎮、古村的歷史文化特色,同時改善當地居民生活。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