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上午,南京城南門西牛市、顏料坊一帶考古工地發現了一處花紋精美的宋代青磚建築遺跡,旁邊還豎著一口明代的古井,考古人員從井裡打撈上來一批青釉瓷器。這是一周來該片區考古首次階段性發現,南京市博物館考古部將進行4個月的挖掘,最終要弄清楚六朝時期秦淮河兩岸的地下文物分布情況。
提起牛市、顏料坊,老南京人都知道,這一帶曾經是歷史上著名的手工業和商業街區,繁華的牛市吸引了許多商業名品在此安營扎寨,是當之無愧的“名品一條街”。“江南好,古姓店常留。四字銀鉤標一額,六朝金粉衍千秋,名士最風流。”這是清代詩人張汝南歌詠南京市井風情,專門為牛市作的詩句。然而,今天這裡的古街巷,昔日的熱鬧已難尋蹤影。
前天上午,記者來到考古現場,在顏料坊與牛市之間,考古人員挖開了一個很大的探坑,長約30米,寬5米。“你看,那段傾斜的青磚牆,是一座長方形宋代建築遺跡,牆體很厚,有60厘米,裡外兩層青磚,中間填的是一些碎磚,內牆上還布滿了花紋磚。”考古隊一位負責人介紹說。記者隨即下到探坑,靠近一看,確實在一段保存完好的牆體上發現了很多帶花紋的青磚,記者發現與所見過的六朝磚花紋相似。此建築究竟是做什麼用的,考古人員稱,由於明清兩代破壞嚴重,已很難判斷,從散落在周圍的石礎構件來分析,規模不小。(蔡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