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代建築史 >> 雕梁畫棟(一)梁枋

雕梁畫棟(一)梁枋

日期:2016/12/16 20:08:24      編輯:古代建築史
中國古代建築木結構的基本形式是用直立於地面的木柱子支撐房屋屋頂的重量。柱子上架設水平方面的梁枋;因為用坡屋頂便於排洩雨水,所以需要用多層梁枋相疊而構成三角形的梁架;再在梁枋上架檩木,檩木上排放椽木,從而完成屋頂的結構框架。此外,在兩層梁枋之間需用柁墩、瓜柱相墊和支撐;梁柱之間用雀替和梁托以減少梁枋的跨度;用撐棋、牛腿或斗棋支撐挑出的屋檐等等所有這些構件都是房屋木結構的組成部分,都有結構上的功能。在北京紫禁城的殿堂裡因為有天花、藻井遮蓋,除了在屋檐下的斗棋外,在室內幾乎看不到這些構件了。但是在鄉土建築中,從住宅到祠堂寺廟,室內很少用天花、藻井,屋頂部分的梁架全部暴露在外在長期的實踐中,古代工匠對這些看得見的構件都進行了或多或少的加工,從而使它們具有了美觀的外形,起到了裝飾作用。

(一)梁枋

在房屋的木結構框架中,除立柱之外,梁枋是主要部分,因為它的數量多,尺寸也大。工匠對梁枋的裝飾加工表現在兩個方面,即對梁枋整體外形的處理和在梁枋上進行雕刻與彩繪。

一根平直的梁枋,兩頭架在柱子上,梁身承托著上面的層層構件,其重力經過立柱傳遞至地面。現在工匠將梁枋的兩肩削成圓弧形,梁底輕微地削成向上的曲線,將平直的梁變為微微向上拱起,形如彎月的“月梁”。從力學上講,上拱的彎梁比平直的梁承受荷載力強,在視覺上,月梁減少了直梁的呆笨感。這種月梁的加工,在各地鄉土建築中都能見到它成了各地工匠通用的一種手法。但是房屋有類別之分,梁枋也有長短、大小之別,再加以各地工匠的不同做法,所以月梁的形態多種多樣。這裡有兩肩下垂,梁底輕微上拱梁身基本保持平直者;有梁背彎曲成完全弧線,梁底高拱如彎月者;也有利用木材本身具有的彎曲做成梁枋的。

在梁身上進行雕刻裝飾有簡單的,也有復雜的。簡單的是在梁枋兩端,順著兩肩下垂的弧線在梁身上用刻紋裝飾。刻紋有的呈簡潔的弧線,由粗到細直至尖端,被形象地稱為“蝦須”;有的呈植物花葉形,用傳統的卷草紋在梁頭上起伏翻卷,相連成如浮雲般的裝飾;有的將刻紋一端雕成仙鶴頭,有如一只仙鶴探身向前,尖尖的嘴裡還銜著一枝花葉,神態極為生動;當然也有在梁頭上刻上卷草龍紋的。不論是單純的曲線紋,還是植物枝葉、仙鶴或龍頭,它們的造型都很精練,刻紋上下起伏,既流暢又富有力度。古代工匠將藏在他們心中的圖像經過雙手顯示在千百座房屋的梁枋上,表現出他們高超的藝術構思和技藝。

在一些講究的住宅和祠堂、寺廟的廳堂建築上,為了顯示家庭、家族的社會地位和人生理念,往往除梁枋的兩端之外,在梁面中央也加以雕刻裝飾。尤其在廳堂正中開間靠外的那根梁上一由於它位於入口大門上方,所以稱為“騎門梁”,這道騎門梁往往成:了木結構梁架上裝飾的重點。梁身中央有成組的動、植物組成的畫面:兩只草龍或蝙蝠圍著中央的火焰寶珠;一對蝙蝠和靈芝圍著中心的聚寶盆,表現出吉祥、福和錢財的象征意義。更多的是以人物構成的戲曲內容的場面,以梁枋為舞台,向百姓宣揚傳統禮教在不少騎門梁上,兩端和中央的裝飾之間又加了植物枝葉等雕刻,從而使梁身滿布雕飾,成了一道真正的雕梁。在浙江烏鎮西塘等水鄉的臨街商鋪大門上,由於二層樓向前有少許挑出,從而使門頭:上有前後兩道騎門梁,梁上都滿布雕刻,它們上下交錯,使店門顯得十分突出。安徽徽州地區的一些大型祠堂,多建有三開間或五開間的牌樓式大門,門上有一道騎門梁,梁上方還有一道或兩道橫枋粗壯的騎門梁上除兩端有簡單的刻紋外,梁身上沒有其他雕飾,但是在梁上方的橫枋上卻滿布雕飾,有龍、獅子、麒麟等動物在草叢中相互追逐嬉戲;有眾多人物在樹下、亭間休憩交談。這上下兩道梁枋,—為粗壯而素淨的彎月形梁,一為雕飾成成花板似的平直枋,兩者形成強烈對比,從而使大門既宏偉又顯華麗。

在南方講究的住宅和祠堂的廳堂裡常設有檐廊,這些檐廊頂上的梁枋都比較短小,而且處於光線較明亮處,所以它們成成了裝飾的重點有的在梁兩頭用植物花葉組成圖案;有的雕兩只飛翔中的蝙蝠,紅色梁身,金色雕飾,顯得十分鮮明;有的貝|則把一場戲曲的武打場面搬到梁身上連梁底也布滿雕飾,加上梁背上的雕花柁墩和斗棋梁兩頭下端的梁托,組成一組組雕花梁架,排列棚下,顯得異常華麗。

這種短型的梁在祠堂廳堂和住宅堂屋的門上也能見到,在這些短梁上,工匠充分展示出他們的才能,創造出豐富多彩的不同裝飾。有的只在梁兩端施以簡單的刻紋;有的在梁身上雕刻植物枝葉;有的在梁身上淺淺地雕上一層己字紋、壽桃、蝴蝶,寓意耄耋長壽福無邊;有的在梁身上滿布金飾,用拐子龍、草龍、蝙蝠、靈芝、錢紋組成具有多重象征意義的圖案;也有的把整根短梁雕成雙獅耍繡球,兩只獅子頭朝下、尾朝上從左右夾峙著繡球,滿塗金色的獅子梁襯在深色天棚下,把祠堂打扮得十分華麗。

在北京紫禁城的宮殿建築上,露出在天花板下的梁枋或者在檐廊上的梁枋,都保持平直不做月梁形的加工,而在梁枋表面用彩畫裝飾。這種不用雕刻而只用油漆彩畫的裝飾手法在鄉土建築上也能見到。在一些比較講究的寺廟裡,屋檐下柱子上的橫向梁枋上也有用彩畫的。雲南景洪西雙版納鄉村中的佛寺大殿在粗大的立柱上架設著多層梁枋以構成龐大的屋頂,這些梁枋不做月梁處理,表面也不加雕刻,而是在方整的梁枋表面塗油漆、繪彩畫,紅色的底子上繪制出由植物花葉和幾何形狀組成的花紋,而且上下幾層梁枋上的圖案都不相同。這種滿鋪在梁枋上的花紋有的為黃色,有的為金色,而且在柱子上也用同樣的方式裝飾。當人們走入高大的佛殿,這種紅底金花的成排立柱和層層梁枋,雖然不及宮殿建築的彩畫那麼絢麗,但仍然把廟堂打扮得缤紛多彩。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