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濯水古鎮
日期:2016/12/14 18:47:58   編輯:古代建築史 濯水古鎮位於黔江東南角,距黔江主城18公裡,渝懷鐵路、渝湘高速公路、319國道從這裡交匯穿過,交通極為便利。
濯水初稱“白鶴壩”,元明之際屬酉陽土司轄地。重要的商業地理位置,使濯水自古以來便成為重要的驿站和商埠,自清代後期起,該地便已成為川東南驿道、商道、鹽道的必經之路。民國二十四年,人稱濯水為“濯河壩”。此時,此地已商賈雲集、店鋪鱗次栉比。商貿的日益發達,迅速促進了當地與外界的物資交流,創造了最為繁榮昌盛的歷史,甚至已居於同時期的黔江縣城之上,與酉陽龍潭、龔灘合稱“酉陽三大名鎮”。
流淌過濯水古鎮的阿蓬江自古與烏江、酉水一起成為溝通三峽地區和江漢平原的重要通道,巴文化、大西文化由此交流傳播。濯水古鎮見證了巴人的進退興衰,目睹了秦人的金戈鐵馬。作為重慶舊城老街的典型,濯水古鎮除了擁有較多歷史遺址以及相關的歷史典故,同時也在四千年的漫漫歷史長河中積澱了豐富的文化內涵。街巷格局保留較為完整,具有濃郁的渝東南古鎮格局,它既體現了與其他城市特別是平原城市歷史街區的差異,也承載著巴文化、土家文化與其它文化的融合、傳承、創新的親情。同時碼頭文化、商賈文化、場鎮文化以及豐富多彩的文化藝術遺存相互交織。
濯水古鎮是浦花河旅游景區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浦花河景區的門戶,並與高100余米的天生三橋、長2000余米的地下暗河、大漏斗群以及農業綜合開發示范區共同構成集地質奇觀、農業生態、古鎮旅游為一體的旅游景區。
推薦閱讀:
“亞洲最大藝術園村”將曲終人散
林徽因故居老物件已蕩然無存
王爺廟搶險修繕工程通過驗收
承德溥仁寺今年有望對外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