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台紅星街的西寺巷
日期:2016/12/14 18:47:16   編輯:古代建築史 西寺巷位於紅星西街路北,巷內全為居民住宅。因其因為它坐落於天寧寺(俗稱西大寺)前邊,是出入西大寺的必經之路,故名西寺巷。從紅星街走進巷子,拐兩個大彎,走完一百多米的巷道,巷子的北口正對著天寧寺的山門。
天寧寺初建於唐代,當時稱為“華池蘭若”。蘭若為佛教用語,原意是森林,引申為“寂靜處”、“遠離處”,即遠離人間紅塵之地。華池即花池,是蓮花池的簡稱。
這座寺院在唐代已具規模。宋朝時重修後皇帝欽賜匾額“天寧萬壽禅寺”,因這裡是劉秉忠少年出家之地,後來劉秉忠輔佐忽必烈開創元朝基業,立下了汗馬功勞,被封為太保、中書省事(丞相),成為元朝重臣,劉秉忠的老師虛照禅師對寺院進行了恢復,引入城西護城河的水,在寺院前形成了水塘,滿植蓮花,清氣若蘭。寺後一殿,就是別具一格著名的觀音禅院——水殿。
天寧寺在元、明、清各朝聞名遐迩。歷代文人墨客游歷至此多有題詠,留下不少詩詞佳作。遙想寺前的這條巷子香客如雲、攤販相連、車毂辚辚,肩輿擁擠,也就顯得熱鬧非凡了。
在市文物所退休干部韓淑媛女士的奔走呼吁下,現在市府已批准對天寧寺予以重修,重修以後的天寧寺前的西寺巷將會獲得新生,變成直通天寧寺的寬闊的綠蔭大道和市民的休閒場所。
推薦閱讀:
北京僅存驿站遺址被拆除 專家稱地上建築無價值
江西安義古村年久失修難管理
福建文儒坊西段考古成果發布
長沙古城牆“保護性切割”之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