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是文化的結晶
日期:2016/12/13 20:04:15   編輯:古建築紀錄在妥善保護自然生態、原居環境和歷史文化遺存的前提下,合理利用民族村寨、古村古鎮,建設特色景觀旅游村鎮,規范發展“農家樂”、休閒農莊等旅游產品。
——《國務院關於加快發展旅游業的意見》
建築是文化的結晶。少數民族村寨的特色民居形式多樣、風格各異,集中反映了一個民族的生存狀態、審美情趣和文化特色。 保護好特色民居,是保護民族文化的重要措施。
充分發揮村寨自然風光優美、人文景觀獨特的優勢,把經濟發展與特色民居保護、民族文化傳承、生態環境保護有機結合起來,培育壯大特色村寨鄉村旅游。
深入挖掘民族村寨文化,將民族文化元素有機地融入到民族村寨旅游產品開發的各個環節中。舉辦少數民族節日慶典、祭祀活動,集中展示村寨文化,豐富游覽內容。
加大對特色村寨的包裝、推介、宣傳力度,發揮少數民族特色旅游在推動民族鄉村發展中的引領作用,培育一批特色村寨旅游示范點,形成特色村寨旅游品牌,提升特色村寨影響力。
——國家民委《少數民族特色村寨保護與發展規劃綱要(2011-2015年)》
傳統村落是民族的寶貴遺產,也是不可再生的、潛在的旅游資源。傳統村落體現著當地的傳統文化、建築藝術和村鎮空間格局,反映著村落與周邊自然環境的和諧關系。可以說,每一座蘊含傳統文化的村落,都是活著的文化遺產,體現了一種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文化精髓和空間記憶。
傳統村落是發展鄉村旅游、創新農村農業發展道路的基礎。國際經驗表明,城鎮化中期必然伴隨著旅游潮的興起。從發達國家經驗看,鄉村旅游是旅游的重要內容,而發展鄉村旅游就要保護好傳統村落。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副部長仇保興《深刻認識傳統村落的功能》
旅游業的發展是一個歷史的趨勢,發展旅游可以使人們認識到歷史文化資源是值得珍惜的,促使村民們注重保護古建築和古村落的格局。沒有旅游業,在深山坳裡寶貴的歷史建築就會被誤認為是祖宗留下來的破爛,價值得不到公眾的肯定,就會以新村建設或以低級開發的方式將其破壞。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副部長仇保興在第四批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名村授牌儀式暨歷史文化資源保護研討會上的講話
鄉村傳統文化是鄉村旅游的靈魂。要深入挖掘優秀的民族民俗文化,不斷提升鄉村傳統文化的魅力和旅游吸引力,推進鄉村傳統文化的產品化,變文化優勢和資源優勢為經濟優勢。同時,注重對鄉村傳統文化的保護,在實踐中摸索繼承和發揚鄉村優秀傳統文化的新路子,使鄉村旅游成為弘揚優秀鄉村傳統文化的重要渠道。
——國家旅游局局長邵琪偉《發展鄉村旅游促進新農村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