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代建築 >> 盤錦大窪縣田莊台鎮全力打造文化古鎮

盤錦大窪縣田莊台鎮全力打造文化古鎮

日期:2016/12/16 18:44:02      編輯:古代建築
大窪縣田莊台鎮借助得天獨厚的條件以及深厚文化底蘊,不斷加大文化建設力度,全力打造文化古鎮,推動全鎮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全面整合、開發宗教文化資源,大力發展文化旅游業。鎮黨委、政府按照“發展鎮域經濟、改善人居環境、提高居民素質、再創古鎮輝煌”的工作目標,全面啟動了古鎮保護開發,進一步完善了文化基礎設施建設,帶動了全鎮上下文化氛圍日漸濃厚。把發揮田莊台的廟宇文化效應作為撬動田莊台鎮文化旅游開發的重要支點,按照建設“歷史文化名鎮,商貿經濟重鎮”的功能定位,將挖掘歷史文化資源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規劃之中。提出了“遺址帶古廟”的旅游發展思路,高標准、高起點、規劃全鎮旅游業的發展。鎮政府不斷在加大投入,恢復歷史文物古跡上下功夫,著力整合、開發旅游資源,逐步形成了以甲午末戰遺址群為中心,以寺廟古跡和餐飲娛樂為兩翼的特色民俗文化旅游業。投資500萬元待建的項目崇興寺萬佛殿已經奠基完畢,正在施工。投資1000萬元的古炮台(財神廟)項目現已完成圖紙的測繪工作,施工建設在即。投資80萬元的村口牌樓工程已經開工,截至目前已竣工7處,更為田莊台鎮增添了古香古色的濃郁氣息。對省、市、縣三級文物保護單位加強維護和修繕。投資近萬元修繕清軍墓。日本考察團來到田莊台考察,進一步提高了古鎮廟宇旅游業的知名度,促進了商貿流通。

    大力弘揚傳統飲食文化,優化第三產業經濟環境。田莊台鎮聚居了大量回族人口,回族飲食最具特色。老胡家燒雞、哈家粘糕、王家切糕、尹家餃子、水煎包等各具優勢。鎮黨委、政府把弘揚地域特色飲食文化作為開發旅游文化資源的一個重要環節。注重發展文化與美食結合的旅游,從而樹立古鎮旅游新品牌。把吃、住、行、游、娛串聯成“古鎮一日游”,其中吃排首位。通過飲食文化經濟帶動全鎮商、飲、服、修、運等產業得到迅猛發展,全面拓寬了鎮域經濟發展空間,年接待飲食游客達2萬人次,三產領域新增就業350人,帶動了第三產業的發展。

    深入挖掘遼河地域文化,叫響古鎮名片。鎮黨委、政府圍繞遼河口文化深入挖掘本地文化資源,充分利用遼河帶狀綠化帶,打造遼河岸邊古鎮風情文化。投資30萬元在遼河帶狀公園安裝太陽能路燈26盞,新植綠樹500株,河沿邊綠樹掩映的古城牆和烽火台,勾畫了一幅“岸邊垂楊柳,河水泛輕舟”的美麗景象。出台了遼河廣場古鎮風情大型廣場文化活動實施方案,通過廣場文化加大宣傳、保護文化古跡、挖掘內涵,打響田莊台古鎮的“古”牌,使古鎮田莊台聲名遠揚。

    彰顯人文地域特色,弘揚新風正氣。把加快文化事業的發展列為先進文化建設工作重點。一是各社區都統一建成了100平方米的室內活動室和200平方米的室外活動場所。娛樂設施齊全,藏書都在3500冊以上,社區都組建有文藝團體。鎮內投資近10萬元,建兩處室外健身場所,供居民休閒娛樂。二是鎮內自建有線電視站,廣播電視覆蓋率達100%。三是落實了“2131”工程,實現了農村社區一村一月放映一場電影的目標。四是統一為各社區制作了文化長廊12平方米,使公共文化基礎設施條件和服務水平不斷提升。五是各社區實施了“一社區一室一廣場”工程。圍繞新時期田莊台地域精神,廣泛開展了各種形式的文化活動。全鎮已形成天天有演出,周周有活動,月月有比賽的文化氛圍。高家社區的“風光歌友團”、勝利社區的“文化大院”、北大社區的“盤錦市遼河秧歌藝術團”等文藝團體,多次代表市、縣參加各類演出。高家“風光歌友團”、勝利“文化大院”被市委宣傳部、市文化局錄制成專題片,在“百姓生活”欄目中播出。“風光歌友團”被評為省農村文化建設先進集體和大窪縣文化建設先進集體。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