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建築紀錄 >> 設計元素

設計元素

日期:2016/12/14 20:39:08      編輯:古建築紀錄
設計元素
走過一座座山,踏過一條條路,考察了一幢幢佛山廟宇,我們的靈魂似乎也得到了淨化。在那裡不能隨意講出污言穢語,更不敢有絲毫的雜念惡意。不管你是不是釋迦牟尼的信徒,都會感到誠惶誠恐。當我們沿著盤旋的階梯,登上半山石壁,看到和了解了祖先在幾千年前留下的傑作,可想當年的建造場景是何等的壯觀。然而自然災害與人為的破壞千百年來曾無數次把厄運帶來,讓我們深深感受到了歷史的失落於淒涼。

西行考察結束之余,中國的傳統建築給我們帶來了美好的藝術享受和由衷贊歎,也為我們的設計帶來眾多的可借鑒的有形素材。但更重要的,是那些可意會而難以言傳的建築韻律和藝術構思。簡單的只想把這些考察的精華以設計的各個元素表達出來,以從整體上把握一下此次西行考察的內容。

一號元素 外牆
牆在結構系統中起非常實際的作用,承受靜負荷和活荷載,起著抗風抗震的作用,並為其他強體活結構框架提供實際支撐。它承受部分或全部來自或傳向建築結構系統的垂直力,水平力或斜向力。在傳統建築中一般材料自古有磚,板築,土磚三種。西安法門寺真身寶塔為為土磚壘砌。明清官式硬山山牆,作為樨頭,為前代未見。
牆可用一系列材料建造,並采用不同形式,如最長用的青磚牆,中間采用灰泥漿填縫。土壘牆。古建一般對牆體外表要求嚴格,故牆體多分為裡外兩層,砌築裡層的強面叫背裡,外層強面安不同要求分為干擺牆,絲縫牆,淌白牆和糙砌牆,裡外層之間的空隙應灌漿,填湧。從建造施工過程中,充分考慮到了強體本身的防水排水,防風防塵。更重要的考慮到了軍事防御的作用。

二號元素 地面(樓板,天花)
地面樓板對建築物寺整體內部效果起著主要作用。顏色,比例,紋理機圖案會產生視覺和心裡作用,諸如正式感,舒適感,佛式感等等。
從地面樓板使用時裸露的總面積可看出它的效果程度。同時,荷載和跨度是影響樓板結構設計的主要因素,同時還應考慮到破壞荷載和對承重牆提供橫向支撐的作用。地面樓板具有足夠的結構強度,然而它若過分偏轉的話,可對依賴於它的材料和構件產生破壞作用。既要在設計中注意樓板與天花板塗層,隔牆及通道能承受可允許的偏轉。同時,由於古建多采用木質材料,故防火顯得特別重要,在古建周圍,隨處可見的防火沙,及防火用具配備齊全。在木質古建築中,最基本的是采用了對流通風,如應縣木塔,塔內的通風孔穿過所有隔牆和承重牆,以使木塔的各木結構達到了防腐防蟲,成為迄今世界最高的木結構塔之一。
同時,元明清古建多以階基為底,宮殿建築在台階上射御路,它是一塊長度和垂帶石相同的石條上刻龍鳳,雲文等,又稱龍鳳石。大型建築物的台基很高,這就需要在四周作石欄干。先在台基的階石上置地袱再在上面放望柱,欄板和報鼓石。階條石上鑿有嵌立欄桿柱方槽和嵌立欄板的凹槽,並每隔幾塊鑿有排水孔。

三號元素 屋
多數情況下,屋結構部分的主要功能是在既美觀又經濟的前提下支撐比較薄的防水與保溫材料的覆蓋層以及壓在整體系統上的種種荷載。結構必須允許屋覆面保持其防水性和便於養護。這意味這應將屋處理為單一系統,各種構件具備交互性並可以動態度過四季。不管跨度多大,首要的是將靜荷載和活荷載之間的比率降至最小並保持在安全系數范圍內。在斜屋上,鋪設在椽子上面的襯層既能防止過多的灰塵吹如屋空間,又能有效增強室內通風。在防水方面,應進可能用最簡便和最直接的方法將水從屋排盡。在屋系統內絕熱層的處理上,古建多采用以單層次形式鋪設在防水層下和承重結構之上,使整個室內達到了保暖的效果。
庑殿是中國古建築中的最高形制,有單檐和重檐之分,庑殿建築屋面有四大坡,前後坡屋面相交形成一條正脊,兩山屋與前後屋面相交形成四條垂脊,故庑殿又稱四阿殿。
歇山是古建築中最基本,最常見的建築形式。歇山建築屋面峻拔陡峭,四角輕盈翹起,玲珑精巧,它既有庑殿建築雄渾氣勢又有篡尖建築俏麗的風格。從外不形式來看,歇山建築是庑殿建築的有機結合,它兼有懸山和庑殿建築的某些特征。
懸山建築的屋面僅有前後兩坡,而且兩山屋面懸於山牆或山面屋架之外也稱挑山式建築。
硬山建築的屋面也是前後兩坡,左右兩側山牆與屋面相交,並且檩木梁架全部封砌在山牆內。
攢尖建築的屋面在部交融為一點,形成尖,它的形式很豐富。既有單檐重檐之分,還有圓形,方形,三角,五角,八角等形狀。此外,還有長平及單坡,是最簡單的屋形式。同時,在屋配以不同的瓦飾,雕飾及彩畫。

四號元素 內牆
同外牆一樣,內牆也有多種功能。隔牆,把建築物內的空間劃分若干房間或者區域的內牆。界牆,既在同一建築物內將不同占居區分隔開的內牆。防火隔斷牆,既出於防火目的的將建築物劃分成分隔見的內牆。內牆和隔牆可以是承重的或非承重的,固定的或可拆卸的。需要可迅速再分隔內艙間的靈活隔牆,最低限度的破裂以及最大限度的獨立是的活動的非承重隔板。牆壁已經過渡成為一種家具。材料,飾面及構件可能與桌椅及其他家具相匹配,是完整的室內裝飾系統的一部分,內牆和隔牆一般不具備和建築封閉單元(外牆,屋,門窗)相同的安全性。

五號元素 柱 梁
柱子的垂直承受上部荷載的構件,它直接支撐梁架,俗構成木構架建築最最要的構件之一。安其位置,作用的不同,分為:
檐柱,建築物外圍的柱子,主要承載屋檐部分的重量。
金柱,位於檐柱以內的柱子,縱中線的柱子除外,承載檐頭以上屋面的重量
重檐金柱,金柱上延伸達於屋檐,承載上層屋檐重量。
中柱,位於建築物縱中線上的柱子
山柱,位於建築物兩山之中的中柱。
童柱,下腳落在梁背上,上端承載梁柱等木構件的柱子,常見於重檐或多重檐建築中。
擎檐柱,單純用於支撐屋面出檐的柱子。
雷公柱,用於庑殿建築正背兩端,支撐挑出的脊绗的柱子。
角柱,位於建築物轉角部位,承載來自不同角度的梁枋等大木構件的柱子。
梁是古建築上架最主要的承重構架,它承擔上架構件及屋面的全部重量,是上架木構件中最主要,最關鍵的部分,在古建築中,梁分為五架梁,三架梁,隨梁,抱頭梁,等。古建木結構中最主要的承重結構是柱和梁,輔助穩定的構件就是枋,分為額枋,金梁枋,穿插枋等。
斗拱是中國古建築所特有的形制,它用於屋檐下向外挑出,承接外部屋檐,對保護柱牆台等免受雨水侵蝕。從建築學的角度來看,經過造型加工和色彩美化後的斗拱,又是很富有裝飾性的構件。
斗拱中的縱向構件翹,最早是支撐屋檐的擎檐柱,經後發展為插拱,至明清演化為純裝飾性構件。

六號元素 樓梯 坡道扶手及護欄
將從一個水平面跨向另一承受具體荷載的水平面的樓梯或坡道視為斜梁是十分有用的,所以制約樓梯和坡道結構設計的主要原因是承受的荷載和跨度。荷載包括靜荷載,活荷載或附加荷載,在某種情況下也包括風荷載,還會有來自搬運中的設備,機械及家具的臨時荷載。
樓梯或坡道結構也可能有利於封閉建築物或結構的整體堅固性。對於某些設計,尤其在采用預制構件時,可能存在暫時的非堅固性,結構扭曲或者在裝配期間荷載非均勻分布。中國古建樓梯坡道一般以木材石才為主。元代以後佛塔上的勾欄,在比例上較以前石欄顯得趨向厚拙,木蘭干較為纖弱。營造法式木石勾欄比例完全相同,形制無殊。明清官式勾欄,每版僅將巡杖下荷葉墩之間镂空,其他部分子巡杖以致華版僅為以厚石板而已。每版之間均立望柱,故所成印象望柱如林,與宋代勾欄所成現象迥異。自元代以來,峻柱之至,僅保留於南方,北方以直柱為常用矣,文廟建築以石柱為普遍,單就結構方法而言,石柱與木合構將柱頭鑿卯,以接受木闌額之椎頭,究非用石之道也。
七號元素 門窗
門是住宅建築的主開口,應考率盡可能多的使用者,以及需要方便通道的物體或設備種類。古建在對門的要求上,特別是門的位置和門開啟方向的設計,應盡量避免過路者直接內視,使隱私損失降至最低程度。為防雨水,上置門檐,增加水調節層或者滴水線,限制吹到門上的水量。同時門框開槽,修整成形或鑲嵌壓條,並設有高門檻,在門檻與內側有集水槽和適當排水道,通過門檻與外測相連,以減少空氣和水滲透,對門的安裝,下用門枕,上用聯楹,以安門軸,並有效阻止風驅雨和門檻的穿堂風。
窗戶有多種功能接受光線,能量,新鮮空氣和陽光,而且通過改變窗戶面積,框架材料及位置來改變建築物內艙間的感覺和質量。他們必須適合與特定的空間或不同的活動和占用者有關的房間。應根據房間內從事不同工作所需要的照明水平考慮窗戶的面積,形狀及位置,或參照環境舒適度和建築物被動太陽能輸入良慮窗戶的外觀和規格。
同時,由於陽光照度存在設計的不均勻,人應積極的控制這些變化,利用卷升式或活動百葉窗,遮板,固定或可調遮陽罩等進行率光,擋光或改變日光投射。此外,窗還應具有隔音,通風的功能,並具有較好的安全性.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