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建築紀錄 >> 千年古鎮府城未來:變身城中城

千年古鎮府城未來:變身城中城

日期:2016/12/13 20:10:35      編輯:古建築紀錄

    海口3月27日電(記者陳小萍)隨著時間的流逝,許多古鎮都已經在世人面前“漸行漸遠”,甚至消逝。而海南千年的人傑地靈古鎮———府城,卻在歷史的長河中不但繼續屹立於世人眼前,更是已展翼蓄力,欲借區劃調整之東風再度翱翔。
  從宋元明清至民國,府城鎮都是海南島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歷千年而不衰。2002年10月,經國務院批准,撤銷原瓊山市並入海口市,府城鎮劃歸瓊山區管轄。海口是一座年輕的城市,而千年古鎮府城的劃入,讓海口增加了更多的歷史文化元素。
  古鎮名勝:歲月的歷史痕跡
  說到府城,不可不談五公祠,五公祠是府城眾多古跡裡最具代表性的一處。五公祠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始建於清光緒年間,是為紀念唐宋期間李德裕、李剛、李光、趙鼎、胡铨等五位被貶海南的貶官所建。
  下午4時許,記者來到五公祠門口,遇到了從深圳來海口旅游的王先生一家。閒談之中,王先生不斷地感歎:“沒有想到,小小的五公祠蘊藏這麼多的東西。”王先生說。
  古鎮搖籃:書屋飄香三百年
  坐落在府城中山路與文莊路交匯處的瓊台書院,是府城老街最有名的景點,也是瓊台師專所在地。最讓人驚奇的,近300年來,這座古老的書院依舊飄著濃濃的書香味。
  據了解,瓊台書院是清代瓊州唯一府立書院,曾經培養出一名探花、十多名進士和眾多舉人,教化生徒萬余人,而流傳海內外的《搜書院》故事就發生在這裡。
  古鎮未來:變身城中城
  關於府城撤鎮設街道的調整劃分,記者采訪中發現,府城鎮的許多居民議論紛紛,其中有擔憂也有期待。
  家住府城鎮馬鞍街的陳先生向記者表達了他的欣喜:“撤鎮設立街道辦,由鄉鎮管理模式向城市管理模式轉變,其工作重心將轉到城市建設管理上,如此一來,能有效地提升府城的形象和品位。”一位住在府城鎮金花村的市民則表示,府城鎮劃分為街道辦後,相應的硬件設施也應迅速跟上,如公共交通、便民服務設施等。“只有軟硬件都跟上了,我們才真正算得上是城區。”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