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則徐選址設計炮台成燒烤處 是現存最古老炮台
日期:2016/12/15 15:09:47   編輯:古代建築
林則徐選址設計炮台成燒烤處
林則徐選址設計炮台成燒烤處
是我國保留下來的最古老、最大的炮台,曾在中法海戰和抗日戰爭中,發揮重要作用
一百多年前,林則徐親自選址設計了連江長門炮台。之後,炮台在中法海戰和抗日戰爭中叱咤風雲。一百多年後的今天,這個炮台荒蕪破敗,只是偶爾有人過來,把它當成燒烤野炊處。
連江長門炮台在連江琯頭鎮長門村電光山,建於1835年,由民族英雄林則徐親自選址和設計,為一個直徑約100米的圓形建築,是我國保留下來的最古老、最大的炮台。
1884年,炮台在中法馬江海戰中痛擊法國軍艦,後又成為抗擊日軍侵略的重要炮台。1991年,長門炮台被評為“福建省第三批文物保護單位”。
記者昨日沿著石階上山發現,近200米長的階梯上沒有一盞路燈,路旁也沒有欄桿和警示牌之類的安全設施;炮台外的鐵門已嚴重生銹,一門近10米長的大炮和6門長兩米左右的小炮,炮管都已嚴重生銹,記者伸手輕輕觸摸,就有些許銹粉掉下,其中一炮管上,還有“某某到此一游”字樣;炮台地面水泥幾乎破損殆盡,露出沙石和青苔,雜草叢生;牆上的石板也已大部分脫落;空地左邊躺著的旗桿也已生銹,彈藥庫只剩斷壁殘垣。
長門村郭老伯等村民告訴記者,炮台平常幾乎沒人來玩,只有冬天有些年輕人到這燒烤野炊。
琯頭鎮宣傳委員楊孝崧告訴記者,長門炮台前幾年損壞更嚴重,近兩年政府撥款請了兩位管理員管理,並定期請人來鋤草,情況才有所改善,但炮台是免費開放,沒有門票之類的收入,沒有能力成立有規模的管理部門。“炮台的損壞已引起縣政府和鎮政府的高度注意,現正抓緊制定一套保護方案,方案通過後炮台將得到修繕保護。”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