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建築紀錄 >> 粽子玩出火鍋蘸醬吃法 中老年人:不太適應

粽子玩出火鍋蘸醬吃法 中老年人:不太適應

日期:2016/12/13 23:35:06      編輯:古建築紀錄

    當冰淇淋都成為月餅的原料時,消費者已對月餅的千姿百態習以為常。而今年的端午食品粽子,竟也爭先恐後地想給市場帶來意外——不僅餡料五花八門,還出現了火鍋似的蘸醬吃法。粽子這個有著兩千多年文化內涵的傳統食品,也開始大玩“百變金剛”。

    【新鮮】

    像吃燒烤一樣吃粽子

    端午臨近,記者近日在各賣場看到,板栗搭配鮮肉的粽子十分走俏,而以黑米、黃米、薏米等五谷雜糧為原料的綠色健康粽也受到了不少消費者的青睐。有意思的是,除了紅豆、蜜棗、火腿、大肉等傳統常規餡料外,今年市面上的粽子在口味和吃法上出了不少新花樣。其中,仟吉推出了蘸醬吃的清水粽,可以像吃燒烤一樣,根據各人的口味隨意搭配燒烤醬、海鮮醬、黑椒醬等各種醬料;揚子江這一老牌食品企業,今年也在粽子產品上進行了創新,推出了浙江南乳汁粽,以腐乳為原料,走起了鹹味路線;元祖推出的松茸、海參、鮑魚等高檔餡料的粽子,很容易讓消費者將這些粽子和月餅聯想到一起。

    【反應】

    中老年消費者不太適應

    昨日中午,在洪山廣場附近的一家大型超市裡,面對五花八門的粽子,消費者黃大媽仔細地查看商標上的餡料介紹,不斷地“拿起放下”,感覺有點手足無措。“除了外面的粽葉子和以前一樣,裡面的內容五花八門,現在的粽子越來越不像粽子了。”黃大媽告訴記者,以前過端午,都是吃的三角形的白米清水粽子,頂多蘸點白糖,沒有現在這麼多“講究”。

    記者隨機采訪發現,中老年消費者大多仍選擇傳統餡料和吃法的粽子。而年輕消費者則普遍和黃大媽持相反的觀點。在水果湖的中百倉儲,時髦的宋小姐手裡拎了三袋新口味粽子,她說:“每年端午能夠體驗到新口味的粽子,是件很愉快的事。”

    【業界】

    別丟傳統適當創新

    武漢五芳齋食品貿易有限公司董事長張永利介紹,粽子起源於湖北、湖南,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流傳至今在全國主要分為三大流派:北方粽子好甜,包有紅豆、蜜棗;南方粽子以鹹為主,常見的廣東粽子有火腿、大肉、叉燒等餡料;湖北的粽子則是自成一派,兼容南北兩派的風格。“品種餡料的多樣化,可以看作是南北風格的融合,至於粽子和烤鴨、火鍋、餃子、煎包一樣蘸醬吃,我認為則是市場經濟下的正常現象,企業的主觀願望是好的,但是消費者能不能接受則是關鍵。”張永利認為,粽子和月餅一樣,都是賦予了文化內涵的傳統食品,傳統的東西不能丟,在保留傳統東西不丟的基礎上,可以適當創新。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