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建築紀錄 >> 考古發掘頻現 “天子駕六”驚世

考古發掘頻現 “天子駕六”驚世

日期:2016/12/13 22:24:46      編輯:古建築紀錄

  作為洛陽5處都城大遺址之一,在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軍事等方面,東周王城遺址都有著其他遺址無可比擬的特殊地位。該遺址的發現對真實了解和掌握東周歷史以及中國古代都城發展史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遺址發現,意義重大

  歷經2000余年的變遷,當年的東周王城宮殿城池如今在地面上已無跡可尋。然而,走進周王城天子駕六博物館,一排排車馬遺存仍可以將人們的思緒帶回到那久遠的歲月。

  西周末年,周幽王昏庸無道,被犬戎殺死,都城鎬京(今陝西西安西南)被毀。周平王即位後,於公元前770年遷都洛邑(今河南洛陽),拉開東周歷史序幕。周平王為東周第一代君王,他所居之地即為王城。

  20世紀50年代初,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的考古人員在洛河以北、澗河兩岸發現了東周時期的文化層堆積,在澗河東岸的小屯村發現了漢河南縣城遺址。漢河南縣城與東周王城之間存在著沿襲關系,考古人員就以漢河南縣城遺址為基點,確定了洛河以北澗河入洛處為東周王城遺址,就此拉開東周王城遺址大規模考古發掘的序幕。

  半個多世紀的考古發掘證實,東周王城平面大體呈正方形,整個王城周長約15公裡,有四面城垣和三個城角,大部分位於今西工區中西部。

  市文物局大遺址辦公室的工作人員介紹,東周時期,盡管諸侯稱霸,王室衰微,但東周王城作為天子之都的重要意義,依然是其他諸侯國都城所無法比擬的。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這裡一直是全國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東周王城遺址的發現,為研究周代政治、經濟、文化提供了珍貴的實物資料,意義重大。

  布局嚴謹,建築精妙

  1959年至1960年,在瞿家屯東北、小屯村附近,考古人員發現了寬約20米、長約900米的大路和兩組建築基址。該夯土基址規模較大,道路也較寬闊。結合文獻記載,考古人員認為,此處應為王城的宮城區。

  1999年,在行署路與臨澗路交叉口西南側,考古人員發現了大型夯土基址,基址東西長55米、南北寬30米,基址周圍發現溝槽、牆垣、溝渠、陶制排水管道等遺存。

  2004年11月至2005年12月,在瞿家屯村東南、東周王城南垣外西南部、洛河北岸約300米處的洛河與澗河交匯處,考古人員又發現了包括夯土牆、夯土台基、排水管、水渠、水池、倉窖等遺跡的大型院落建築遺址。該院落由一條南北殘長約200米的西牆及東南殘長約30米的南牆圍成。

  考古發現,王城核心建築物的宮殿群落位於城內的西南隅,大致范圍在今天的澗東路以西、凱旋路以南。這個范圍內先後有多處大型建築群基址被發現。這些宮殿遺址的特點表現為:夯土基址和夯土牆基都建築在生土上,增強了夯土建築的堅固性;夯土牆基或用鵝卵石鋪就,或用板瓦、筒瓦加以保護,增加了夯土牆基的耐用性;夯土基址內部都有排水管道或與之相關的排水設施,既便於生活,又利於夯土基址的保護;夯土建築外圍牆用人工渠或自然河流將其與其他區域隔開,利於宮殿和王室貴族們的安全;宮殿區以主殿堂為中心左右對稱,院落內又分成許多相對獨立呈四合院性質的小單元,也以中軸線為中心左右對稱。

  考古人員還在城址西北部發現了東周時期燒制陶器的區域,該區域可能為手工業作坊區;在西南隅建築群基址東側、瞿家屯村東北,共探出糧窖80余座,推測此處應屬王城遺址裡的倉窖區;同時,在城外還發現了大型的館驿性質的建築遺跡。

  進一步的考古研究表明,東周王城城牆始建於春秋中期,戰國至秦漢時曾多次修補。到西漢後期,整座城池開始荒廢,後人又在此基礎上興建了漢河南縣城。

出土文物,豐富多樣

  1957年,在小屯村東北,中國科學院考古所洛陽發掘隊發現了5座大型戰國墓葬。其中,1號墓形制龐大,結構特殊,帶有長斜坡墓道,墓壁上飾有彩繪,出土的一件長方形石圭,其上殘留有墨書“天子”字跡,可以推測墓主人身份應屬東周高級貴族;4號墓發掘出土了1637件文物。

  在隨之而來的大規模考古發掘中,又有大量珍貴文物出土:刻有“王作寶尊彝”銘文的青銅器、工藝精湛的“繁陽之金”銘劍、透雕龍虎大玉璧、錯金銀狩獵紋銅鏡以及銅和銀的人物像等,無不制作精美,極具藝術價值。

  2001年9月,市文物部門在市27中學院內探出豎穴土坑墓7座,次年清理出土了兩件意義非同尋常的青銅器:一件為鬲,一件為鼎,兩件器物均有“王作寶尊彝”的銘文。

  2002年7月,為配合周王城廣場建設,考古工作者在前期考古勘探過程中,發現了舉世震驚的“天子駕六”。考古工作者在此處先後發現了18座車馬坑,對其中的17座車馬坑進行了發掘,並在規模最大的車馬坑內清理出馬車26輛、馬70匹。其中,在一輛馬車前面對稱擺放著6匹馬的骨骸,車轅、車身構件以及馬的骨骼清晰可見,這印證了古文獻當中“天子駕六”的記述。“天子駕六”保存之完好、規模之宏大,在世界上獨一無二。專家稱,“天子駕六”的發現,揭開了東周王城陵區的謎團,為了解東周王城的布局提供了珍貴資料。

  保護展示,留存歷史

  為保護東周王城遺址,我市在城址的中心建設了王城公園,並對游人開放。2000年,東周王城遺址被公布為河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03年5月,國家文物局決定,原址保護“天子駕六”車馬坑,同時對其他陪葬坑就地回填保護。2004年10月1日,建築面積約1700平方米的周王城天子駕六博物館開館迎客。

  2006年3月,為配合唐宮西路小學綜合樓建設,市文物工作隊發掘出中小型古墓葬21座、車馬陪葬坑2座、馬坑1座。車馬坑被發現後,我市實施了在原址建館保護展示的方案。2009年4月,該保護展館建成開放。

  2011年,東周王城遺址被列入國家“十二五”重點保護的150處大遺址保護項目庫。今年,市文物部門將展開對東周王城遺址保護規劃的前期工作。今後,市文物部門還將對遺址內的宮城區、王陵區以及部分城牆遺跡進行保護展示。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