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荻溪圖一景
相城御窯金磚聞名天下,金磚的制作技藝已入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而太平的青磚青瓦也頗有名氣。
前天記者從相城區文化部門獲悉,太平青磚青瓦制作技藝正在申報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御窯金磚與太平青磚,宛如一對“兄弟磚”,為相城區的民間藝術增光添彩。
“太平青磚”也有上百年生產歷史
與御窯金磚生產地相隔不遠的太平,有一個江南園林古建磚瓦廠,它是專業生產仿古小青瓦、花邊滴水、筒瓦、青磚的企業,具有上百年的生產歷史。至今,仿古磚瓦已達100余個產品,在國內和御窯金磚一樣很有知名度,大量被運用於古典園林、古塔寺廟和仿古建築。
廠長孫根元向記者介紹,他們的小青瓦、花邊滴水、筒瓦、青磚,不僅成為國內古建築的首選材料,如無錫的“唐城”、“三國城”和“水浒城”;而且飄洋過海,運用於國外的仿古園林,如美國紐約大都博物館建造的仿古園林“明軒”、新加坡的“唐城”等。這幾年,他們在青磚制作上又有重大突破,在繼承傳統工藝基礎上,重點在大規模上求發展,開發出一米見方的大青磚,整幅配上紅木架子後,被有識之士用作會所裡的“喝茶台”。
青磚與金磚一樣,具有透氣性能好、吸水性強等特點,但價格比較昂貴,一般人家裝飾很少使用。孫根元為了讓太平青磚能夠鋪入尋常百姓家,他引進了專業設備,將一塊青磚鋸成兩塊,大大降低了成本,這樣一般普通家庭也鋪得起青磚。
“孫氏磚雕”著重開發蘇州園林產品
孫根元的祖輩,都是制作青磚的,但他們只燒制青磚青瓦,從沒有開發延伸產品。在老孫看來,作為青磚青瓦制作工藝的傳承人,不僅要將制作工藝傳承好,而且還應有所發展,否則對不起祖先。
去年,孫根元成立了一個“太平孫氏磚雕工藝品廠”,專門從事開發磚雕新品,從胥口那邊高薪聘請多位從事磚雕技藝的香山匠人,設計以蘇州園林、江南水鄉為題材的磚雕工藝品。采用平雕、漏雕、浮雕、透雕和線刻等手法,雕刻出一件件具有蘇派磚雕風格的園林作品,將一座座精致的蘇州園林濃縮在太平青磚上,再配有紅木架子或鑲嵌在紅木鏡框中,成為饋贈親朋好友的最佳禮品。並且承接全國各地的仿古磚雕門樓,青磚上雕刻出的人物、花草、鳥獸、書法等圖案,千姿百態、栩栩如生,深受業界好評。
記者采訪時,看到兩位香山匠人正在精心雕刻一件《荻溪全景》圖中的一景,作品尺寸雖不大,但看上去雕工細膩,人物圖案惟妙惟肖。太平街道副主任龔剛介紹,這幅磚雕作品將陳列在修復太平古鎮的陳列館內。
“青磚書寫板”進入學校書法課堂
書法進校園,又給孫根元帶來無窮商機,這個跑供銷出身的傳承人,頗有經營頭腦,覺得學校開設“書法課”,書寫板有了市場。於是,他在進行一番市場調查基礎上,立即著手開發具有競爭力的“青磚書寫板”。
他先將首批試制的青磚書寫板,贈送給太平實驗小學,讓那裡的孩子先試用,然後進一步改進後投放市場。老孫認為,學校大量使用書寫板,每塊書寫板的價格一定要降下來,也算是自己為書法進校園作點貢獻,造福子孫後代。因此,孫根元開發的各種規格的青磚書寫板,質地優良,價格便宜,受到學校尤其是市老年大學書法班學員的青睐。這段時間一直有老年大學書法班的老年朋友,騎著電動車慕名趕往太平孫氏磚雕工藝品廠購買書寫板。
如今,觀前街上的“新華書店”開出專櫃,優惠供應孫氏青磚書寫板。一些已經開設書法課的小學校,也慕名前往洽談購買書寫板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