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11月21日訊 西安市政府近日下發《市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規劃編制工作實施方案》;2012—2015年,我市計劃啟動列入國家“十二五”大遺址規劃,涉及建設彰顯華夏文明歷史文化基地及西鹹新區、唐皇城復興區域、曲江唐歷史文化區、臨潼歷史文化區等省市重點項目的文物保護單位規劃編制工作。
《實施方案》提出,我市將根據文物保護單位的保護級別、所處城鎮中的位置、周邊環境狀況以及國家、省、市政府及部門的工作任務,確定保護規劃編制工作計劃。按照列入國家、省、市重點文物保護項目的文物保護單位,對當地城市建設、經濟發展關系重要或面臨威脅的文物保護單位,根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級別高低等依次排序。(一)列入國家“十二五”大遺址規劃的文物保護單位;(二)對於實施關天經濟區發展規劃建設彰顯華夏文明歷史文化基地至關重要的文物保護單位;(三)涉及西鹹新區、唐皇城復興區域、曲江國家級文化產業示范區、臨潼國家旅游休閒度假區等省市重點項目的文物保護單位;(四)地處城市近郊即將開發或面臨威脅的文物保護單位;(五)對處於已建成區域、短期內難以進行改造的文物保護單位,可結合城市改造、建設進程予以安排。
我市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規劃編制工作實施方案分兩個階段進行:
第一階段:2012—2015年,計劃啟動列入國家“十二五”大遺址規劃,涉及建設彰顯華夏文明歷史文化基地及西鹹新區、唐皇城復興區域、曲江唐歷史文化區、臨潼歷史文化區等省市重點項目的文物保護單位規劃編制工作,主要有:豐鎬遺址、阿房宮遺址、秦東陵、霸陵、楊官寨遺址、新寺遺址、莊襄王墓、華嚴寺塔、明秦王墓、通遠天主教堂、半坡遺址、栎陽城遺址等。
第二階段:2016—2020年,啟動地處城市近郊即將開發或面臨威脅的其余的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規劃編制工作,逐步完成全市目前已公布的重要文物保護單位的保護規劃編制工作,並持續開展各級政府新公布文物保護單位的規劃編制工作。
在工作過程中,根據規劃編制和行政審批程序的進展,報省、市政府公布實施。編制文物保護規劃,要實現對文化遺產予以整體保護和展示,使其系統性和完整性得以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