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建築紀錄 >> 充滿“洋味”的城市——喝啤酒品生活的哈爾濱

充滿“洋味”的城市——喝啤酒品生活的哈爾濱

日期:2016/12/13 23:13:11      編輯:古建築紀錄
    建城之初,啤酒隨歐陸風情一同呈現;百余年間,啤酒融入城市人文特質;如今,啤酒節已成為全城盛事……

    1900年,俄國商人烏盧布列夫斯基在哈爾濱開辦了中國第一家啤酒廠,如今哈爾濱已成為全球人均啤酒消費量最高的城市之一。

    100多年間,伴城而生的啤酒文化,早已融入這座城市的骨髓。那歐陸風情的異國情調與豪爽奔放的城市特質,不只體現於街頭建築,更通過啤酒,一直延伸到城市的文化內核之中。

    啤酒,讓“邊陲”城市“洋味兒”彌漫

    街頭,有滿城的歐式建築;休閒生活,是攜家帶口去郊外野餐……無論怎麼看,哈爾濱都洋味十足,而這種“洋味兒”中,啤酒成為首要元素。

    “啤酒是俄式文化的重要特征,哈爾濱號稱‘東方莫斯科’,除了建築,還有以啤酒文化為代表的歐式生活方式。”哈爾濱商業大學教授石長波認為,正是有了這些歐式生活烙印,哈爾濱的歐陸風情才更加濃郁。

    “哈爾濱的啤酒文化起源於城市的形成之初,早已成為城市文化底蘊中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省科技經濟顧問專家委員會旅游組副組長、黑大教授崔玉范認為,中國最有資格建啤酒博物館的城市應是哈爾濱——百余年前歐洲僑民尤其是俄國人陸續湧入,讓這個邊陲之地聳起一座歐式城邦,並誕生了中國最早的啤酒廠,哈爾濱由此成為中國最先喝啤酒的地區。啤酒,成為西方文化和關東地域文化在哈爾濱結合的顯著標志。

    崔玉范指出,文化特質一旦形成,就很難再改變。哈爾濱歐陸文化的穩定性,不只是歐式建築的延續,更體現在以啤酒文化為特征的生活方式的保持。

    喝的是啤酒,品的是生活

  “在我小時候,家家都有菜窖,夏天就把啤酒放裡面,很涼。當時啤酒1角8分一瓶,父親買的是散裝啤酒,9分錢一杯,放在窖裡,天熱時讓我們也喝點……”

  50多歲的網民“幸運風”一篇談啤酒相關往事的博客,引來300多人跟帖評論。事實上,每個哈爾濱家庭,都有一段與啤酒相關的記憶。

  就是這全民性、持久性俱強的飲酒習俗,為啤酒文化的產生提供了基礎和條件。啤酒,已成為人們社會交往、信息溝通和商品貿易的文化紐帶。石長波教授認為,融合了諸多少數民族文化的關東文化,豪爽、奔放是其最典型的特征,這剛好與需要暢飲的啤酒文化相契合,啤酒也因此成為哈爾濱人文特質的典型載體。

  “哈爾濱人從來沒有將啤酒當成一種真正意義上的酒,啤酒在哈爾濱人的心目中,僅僅是一種有品位的飲料而已”,作家阿成曾這樣描述冰城人對啤酒的態度。市社科院旅游發展研究所所長王晶說:“對哈爾濱人來說,喝啤酒是一種習慣,啤酒文化其實就是哈爾濱人的生活狀態。”

  城市與啤酒融合是如此深刻,以至於不少外地人用“大面包像鍋蓋,喝啤酒像灌溉”來形容哈爾濱人的豪爽。

  啤酒文化與城市文化的深度契合

  從第一屆至今,已辦了10屆的哈爾濱啤酒節,名聲和影響力逐步加大,並成為哈市夏季休閒生活的一大盛事。

  但王晶仍提醒,目前國內的啤酒節如雨後春筍,哈爾濱啤酒節依舊是吃吃喝喝。她認為,“要擺脫同質化,擴大影響力,就要把歷史和文化底蘊挖掘出來。”

  “哈爾濱啤酒文化根植於城市文化,應該通過啤酒文化反哺城市文化”,石長波認為,如今休閒游成為趨勢,哈市應通過充分挖掘啤酒節的文化內涵,使之成為哈市旅游產業的重要品牌和體系,發揮對城市旅游經濟的整體拉動作用,最終擴大啤酒節和哈爾濱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