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外國學生要來家裡住,全村人都炸開了鍋。”浙江省金華市湯溪鎮寺平村村支書戴維平說,村裡搞了幾年的鄉村休閒旅游,但是招待這麼多的外國人,還是頭一回。
寺平村是個有700年歷史的古村落,這幾天,來自10多個國家的30多名海外學子正在這裡當“洋村民”。
借助金華市“海外名校學子走進古村落”活動,17戶民宅經過驗收,成為首批民宿。張根妹家就是其中之一,她家的房子白牆黑瓦還砌著馬頭牆,透著古色古香。“外國學生來我家住,我很高興。”
“我喜歡大米粥,加上當地的蜂蜜,非常美味。但是剛開始的時候我並不知道家裡有米飯,到第三天我才吃到。”作為張家的新成員,來自保加利亞的瑪麗亞告訴記者,自己在國內也接觸過中國文化,但是不像這次在古村裡能如此深入地和中國人交流。
張根妹聽了她的話樂了:“我一開始還以為她不喜歡吃米飯呢,以後再接待外國客人就不能想當然了。”
習五禽戲,欣賞茶藝表演,學習書法、根雕、竹編、茶罐窯等技藝,嘗試制作金華酥餅,在茶園、稻田騎行,體驗農耕文化,完成各自的民俗任務,“洋村民”的中國田園生活忙碌而充實。大家還建立了一個“微信群”,從早到晚分享一天的照片、感受。
來自印度的查德麗卡是專業瑜伽導師,她希望用21天時間學會五禽戲帶回印度,教會她的學生和朋友。“五禽戲的動作很優美,學習動物的樣子也很有趣,最重要的是,它還與有氧運動完美融合。”
浙江師范大學學生缪數數是此次活動的志願者,她親切地稱呼瑪利亞為“我們家的瑪利亞”。“整個活動我負責與瑪利亞對接,幫她翻譯,我們相處得非常好,和這些外國學生一起參與民俗活動,也讓我對中國的傳統文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缪數數說。
今年夏天,“海外名校學子走進金華古村落”活動的第一季在金華市瑣園村舉行。來自南非的胖小伙米拉裡告訴記者,他的朋友參加了第一季的活動,極力推薦他報名參加第二季。“我回國後要好好感謝我那位朋友,他推薦的地方太好了。”
“海外名校學子走進金華古村落”的活動也吸引了更多的人來寺平。從市區趕來的朱先生說,以前看古村落大多是看古建築,但在寺平,不僅有雕刻精美的古庭院,還有洋氣的“新青年”咖啡館,和海外學子一起參與民俗體驗,古村落真正“活”起來了。
金華市外辦是這次活動的主辦單位之一,工作人員徐淑芳說:“國之交在於民相親,我們希望讓更多的外國年輕朋友來看看中國的古老村落,更好地了解中國文化,真正感受到中國老百姓的善良和友好。”
(來源:新華社杭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