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黃梅五祖寺
日期:2016/12/14 17:22:48   編輯:古建築紀錄五祖寺山門
俯瞰祖寺
長長回廊意境深
天下禅林碑
五祖寺位於湖北省黃梅縣東12公裡的東山,當時稱東山寺,後世改稱五祖寺。是佛教禅宗五祖弘忍大師說法道場,也是六祖慧能大師得衣之地。它既在我國佛教史上占有極其重要的位置,又是著名的旅游勝地。而且在國際上,特別是日本、印度等東南亞國家享有盛譽。
東山,又名馮茂山,海拔八百米,氣候宜人,宏偉輝煌的廟宇建築群就座在山峰之中。五祖寺是由五祖寺弘忍大師親手創建於唐永微五年(公元六五四年)。弘忍大師俗姓周,祖籍黃梅縣濯港人,生於隋代仁壽元年(公元六零一年),圓寂於唐上元二年(公元六七五年)享年七十四歲。寺廟自唐到清十分興旺,唐宋尤盛,有殿堂樓閣一千多間,僧侶一千多人,先後還出了一百多名高僧。
自建寺以來,每年朝山的香客數以萬計,不少的文人騷客前來游覽,並留下許多贊美的詩句。唐代宗賜封弘忍大師為[大滿禅師],南唐加封為廣化禅師。唐宣宗改賜寺為[真慧禅師],宋黃宗御書[天下祖庭],宋微宗御書[天下禅林],元文宗賜弘忍大師法號為[妙圓普覺禅師],並改賜寺額為[東山五祖寺],簡稱五祖寺,此名一直沿用至今。
五祖寺風景秀麗,名勝古跡甚多。從一天門到白蓮峰,沿途有釋迦多寶來佛塔、二天門、千佛塔、東塔林、十方佛塔、飛虹橋、求兒塔、油樸樹、洗手池、法泉、通天路、授法洞、棋盤石、大滿禅師塔、講經台、象石、放光石、飛來石、德福石刻、白蓮池、白蓮峰、缽盂石、碧玉等幾十處。千百年來,五祖寺歷經滄桑,最後一次毀於清鹹豐四年(公元一八五四年),僅存十幾棟殿堂樓閣和一些名勝古跡。
解放後,寺廟和名勝古跡得到妥善保護,黨的一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由於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宗教政策,黃梅縣委、縣政府對寺院建設十分重視,撥付專款,成立專班,進行修復。一九八五年,五祖寺經國務院批准為漢族地區全國重點開放寺院。一九九四年十一月,在黃梅縣召開首屆禅宗與中國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議上,確定五祖寺為中國禅宗發源地,弘忍大師為中國禅宗創始人。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不斷發展,不久的將來,五祖寺定會有一個更新的面貌展現在人們的面前,吸引更多的中外游客前來觀光。
推薦閱讀:
古老佛塔--婆羅浮屠佛塔
西津渡頭古石塔
莆田鳌山村集資重建明代石塔
嚴密保護合肥最古老三拱石橋